有朋自远方来
作为重点文化活动,2013国际大学校长论坛及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日在校庆当日举行。来自13个国家的30余家高校和企业的近60位校长、企业高管、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我校,演绎了一场“有朋自远方来”的盛况。
文化活动组以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为牵头单位,为这次高水平国际学术盛会的顺利召开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到论坛的组织策划、与会嘉宾的邀请和接待,小到国际日宣传展板、英文宣传册的制作,都事无巨细地做了精心的部署和设计。
一场高水平国际盛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参与,他们的加盟无疑是对这次盛会的最大肯定。但如何邀请到“重量级”嘉宾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工作人员通过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国际关系,采用消息群发、打电话、发邮件等多种形式广泛“撒网”,在焦灼的等待中,时有“坏”消息陆续传来。此间的心情,可以用“温火熬心”、“惊心动魄”来形容。
国际处的迟淼老师讲述了邀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组委会执行主席威廉姆·普彻尔教授的过程。普彻尔教授是学校的“老朋友”,对于他的到来本是胸有成竹的,但工作人员多方联系未果,大家都很着急。其后工作人员千方百计联系上普彻尔的家人,终于得到“如果时间允许很愿意前来”的回复。然而论坛开幕前,又获知“普彻尔教授因身体原因可能无法前来”,大家的心情再次低落。虽然这导致会议的相关日程和活动都需要进行调整,但是文化活动组一边体现人文关怀,安慰他安心休养,一边为了弥补他不能参会的遗憾,将会议所有相关资料仍及时发送给他,使他对会议的筹备进度和情况有所了解。其中包括为每位国外参会代表制定的访问日程、拟合作学科的介绍、哈尔滨的天气和特色等信息。这种认真、细致、贴心的服务感动了普彻尔教授。9月29日深夜,文化活动组收到普彻尔教授可以到来的回复,整个办公室都沸腾了。
为了配合论坛宣传学校,文化活动组还投入大量人力、精力制作1片4网5刊,包括英文宣传片、校英文网站、校英文宣传册、校英文时事通讯、校长论坛暨国际日会议手册等英文宣传材料,制作了近100张国外大学和学校国际交流项目的展板,翻译了会议主题报告和参加讨论嘉宾的讲话和材料。会议期间的翻译任务异常繁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常常前一天晚上熬到深夜一两点,第二天继续担任外事活动的翻译。前一分钟还在进行会场布置、讨论活动细节,后一分钟就要为活动做现场翻译。工作人员拼搏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参会嘉宾,他们对学校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表示钦佩,还有学校表示会借鉴我校经验筹备相关活动。
此外,文化活动组还协同国际学院、宣传部、校工会、校团委、校友办、图书馆、文化素质基地、思政部、研究生院等成员单位,打造了感知世界体验区、航程主题征文、“我与母校同成长”主题演讲电视展播、2013第二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79级校友毕业30周年返校、“校友文库”、文化艺术节等18项文化活动,营造了校庆文化氛围,彰显了特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