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校庆背后的故事——60年校庆工作掠影
作者
王鹍燕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22824
更新时间
2013-10-18

分享

  

   

镁光灯照不到的地方  

   

    9月1日晚,华灯初上,作为校庆活动的“重头戏”——一千余名师生、校友带来了“悠悠甲子情,扬帆中国梦”主题庆祝建校60周年师生校友文艺晚会。然而,在舞台之外,在那些镁光灯照不到的地方,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为晚会赋予了更丰富的意义。  

    筹备前期,文艺活动组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牵头,联合其它相关部门,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动员工作,通过“我要参加校庆晚会”、“我为校庆晚会献良策”两种方案征集活动,结合学校工学网、校友网、办公系统等校内资源,连同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校外公共网络资源,面向全社会、全体师生、校友、乃至任何一位热爱哈工程的人士征集晚会创意及节目。  

    经过3次严格的遴选,最终确定由1200余人参与晚会演出,包括学校在读十六个院系部分学生、优秀学生社团、留学生、少数民族生、孔子学院、离退休老干部、哈军工学员等。所谓“台上一分钟,天下十年功”,对于这些非专业演员来说,训练难度可想而知。尽管压力很大,但演员们纷纷表示“辛苦也值得,痛并快乐着”。77级421班校友杨青、莫桂林的舞蹈《化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舞姿美轮美奂,引人遐想,可却很少有人能看到两个人在台下的辛苦和汗水。尤其是莫桂林老师为了在表演中保证体态轻盈,每天只吃一顿饭,并坚持到基地特意为他安排的训练场地跟指导老师一起排练舞蹈,风雨无阻。  

    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文艺活动组安排全体学生演员在暑假集训,时值盛夏,启航室内温度常在34度以上,演员们个个都浑汗如雨,却没有人叫苦叫累。没有场地的时候大家就在启航大厅、剧场外面排练,甚至在室外找地方练。有几个节目,同学们辛苦彩排,同样牺牲了假期休息,却最终因节目总体安排而无缘晚会,其中包括一个由10个院系学生组成的180人舞蹈。像他们一样没有站在舞台上的还有几十位幕后人员。其中20余位幕后人员,整个假期里,每天8点前到岗,演员走后才离开,从联系安排演员和场地到搬道具、备服装,从管理、服务演员到现场卫生、送水,一天都没有休息过。素质教育基地的荣文婷老师说:“很多辛苦,听不到喝彩,很多掌声,不在舞台响起,他们的付出同样让人感动,他们同样展现着‘哈工程’学子的坚韧与优秀。”  

    此外,文艺活动组还承担了大学生管弦乐团交响音乐会的组织和策划,并主办了“迎校庆”2013文化艺术沙龙系列活动,围绕校庆60周年主题,营造积极向上、特色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校庆献礼。  

编辑:B_lijiaheng  审核:UX_jinsheng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