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端于1953年“哈军工”时期的马列教研室,至今走过了70余年的历程,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积淀了深厚底蕴。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弘扬哈军工精神,紧贴强国强军需要,体现“三海一核”特色,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为青年学子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信仰支撑。
学院是国内首批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单位之一,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能力。1987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992年获批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02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四个学科方向。2018年、2022年,连续两次入选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单位;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中宣部“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批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黑龙江省唯一牵头高校;2023年,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央宣传部 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黑龙江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1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3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2人,黑龙江省青年“学术骨干”1人,黑龙江省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专家成员2人,黑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专家成员2人,形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依托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提升学科综合实力。
(一)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提升学科发展后劲
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式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层学术组织结构进行优化重塑,进一步明晰基层学术组织的职责定位,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集中攻关重点、难点问题,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成立国家级一流专业(平台)建设中心,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黑龙江省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黑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等学科平台建设;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研究生思政课七个教研部,负责本科、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与研究工作,分别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4个学科方向。
(二)强化骨干人才培养,厚植学科发展根基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专项培育政策,着力培育一批适应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求,具有学术战略眼光,能够把握学科前沿、设置研究议题、凝聚学科力量、整合研究资源的高端人才,在各类人才项目评选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人才给予倾斜;精准培养青年学术骨干,鼓励青年教师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通过积极培育高水平科研项目、孵化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举措,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释疑解惑的核心能力;加强青年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的发展指导,启动优秀青年教师科研、教研专项支持计划,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发展环境,提升青年教师学科自信、学术自信、职业自信,激发青年教师发展潜力。
(三)增强教学科研紧密度,促进高水平成果产出
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引导思政课教师从事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思政课教师资助和绩效考核体系,提升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权重,引导科研更好支撑教学;充分发挥科研育人作用,深入探讨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推动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性、理论性问题研究,优先资助教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依托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二级学科方向,联合校内外相关研究力量,集中开展“哈军工精神”专题研究。
近五年,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入选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单位、黑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入选省级教学名师1人、获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荣誉称号1人、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获中宣部“全国宣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人,入选省级人才2人;青年教师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1项、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省高校思政课精彩系列单项奖33项;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红旗文稿》《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68篇,出版专著9部,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智库成果多次获副省级以上领导批示。
二、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一)持续推进“两分两专”改革,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在“两分两专”教学改革成果基础上,从宏观和中观领域继续向微观领域拓展,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突出问题,运用系统思维和工程化方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主体、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建立思政课教学效果反馈机制,推动集体备课、“示范课堂”“课程研究年度报告”、教学研讨等工作制度化建设,实现教学练兵常态化。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机制,立足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办学资源,以“兴趣+能力+使命”为培养路径,强化思政课特色内容供给,切实发挥“大思政”育人优势。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核心,打造特色思政课课程群
按照“第一课程”定位和“金课”标准,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推进哈军工精神、龙江特色文化资源进课堂,充分发挥龙头牵引作用,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制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实施方案》,研发哈军工精神教学专题,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体系;挖掘校内外资源,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包括“四史”、宪法法律、优秀传统文化和办学特色四模块相结合的思政课课程群。
(三)探索“三段式”教学模式,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
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心,协同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等部门联合共建“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支撑作用。依托“讲授、研讨、实践”三段式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结合黑龙江省“四大精神”“哈军工”精神传承、“三海一核”办学特色,充分挖掘特色育人资源,构建“个人成长·爱国主义·社会发展·强国本领”四位一体的思政课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近五年,获批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牵头高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果入选教育部首批10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示范教学资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课获批省级一流课程;思政课“两分两专”教学改革创新成果获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思政课研究专项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课专项2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政课专项立项29项;获批省思政课名师工作室2个;“大思政”建设成果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高校场馆育人作用开发项目1项、红色文化弘扬基地项目1项,入选工信部思政工作案例2项。
三、凝聚学科力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已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一)集智建设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紧贴强国强军人才培养需要、展示哈军工精神特质、体现“三海一核”特色,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组织各学科方向教师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充分发挥各自研究优势,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带动学生产出创新成果;研讨和创新教学方法,以一流标准建设若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拓宽专业人才培养的渠道和途径,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合力打造卓越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高质量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着力提升博士生生源质量,强化导师责任制,以研究生培养环节作为重要抓手,严格把关学位论文质量,推动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瞄准建设“百年班级”目标,重构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构架。
(三)积极培育优良学风
通过培育和打造良好学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升学率、硕博生就业质量,增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参与率及创新水平,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组建“小马奔腾”学生理论宣讲团,围绕主题宣讲40余场,覆盖1000余名师生,有力的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表达宣讲能力。
近五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本科专业课获批省一流课程;学生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升学率在50%以上,毕业生就业主要到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地方党政部门、大型国有企业、新闻出版单位、中小学校等从事党建纪检、行政管理、新媒体宣传、教育教学等工作,升学单位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高校;学生团队获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一等奖、全国“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三等奖、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等省级、国家级奖励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