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船院故事】艰难创业百战多——黄绍追忆林毅将军
——黄绍追忆林毅将军
作者
王鹍燕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3802
更新时间
2015-12-25

分享
 

“学校不招学生就好比农民不种地、工人不做工”

 

1972年元旦刚过,在校址未定、师资缺乏的情况下,林毅将军力排众议,明确提出:立足就地办学,当年开始招生。他说:“学校不招学生就好比农民不种地、工人不做工一样不能容忍。”坚决主张尽早招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于是,学院核心小组果断决定恢复招生,先办试点班。19723月,学院派出招生组赴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队,共招收了110名学生。与此同时,各院系、教研室也围绕招生和开学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197271日,学院举行第一期工农兵学员开学典礼。这标志着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以此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学院从1972年开始连续招收了五届工农兵学员。“林毅将军十分关心教学,工农兵学员到校上课后,他经常早上到四楼各教室看望学生,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强调上课前早读英语很有效。”黄绍告诉记者:在林毅将军的鼓励下,学生努力,教师认真,涌现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创新举措。例如,工农兵学员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训练组研究后决定将英语课分成快、中、慢三种进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数学水平选读英语,在一定时间内,数学水平高的多学英语,数学水平低的少学英语补足数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全班数学水平相对“找齐”,英语水平不够的可分别由教师负责指导,逐步提高。这一安排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此外,学院还实行开门办学,组织师生一起到工厂、船厂,共同生活、学习在一起,加深了解和交流,进一步融洽关系。“很多本来怕上课的学生也在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学习劲头更足了。”

以招生、开学为中心全面开展教学工作,为学院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充分展现了林毅将军高瞻远瞩的办学魄力和远见卓识的发展理念。

 

可亲可敬、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老领导

 

“时至今日,在船院工作的教职工一提起林毅将军,无不称赞他是一位可亲可敬、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好领导。”他始终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赢得了教职工的爱戴和认可。

一位女教师参加了一次学院组织的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的讨论会,事隔一段时间后,林毅将军仍然记得她的名字;有一次,林毅将军去看学院业余文工团排练,他坐在小椅子上从头看到尾,还询问了大家关于食堂、托儿所、集体宿舍等群众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大家提出的意见,他从善如流。“这些具体问题后来都不断得到了解决。”

黄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年林毅将军为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迅速兴建一、二、三、四栋家属楼的事情。当年,很多外地调来的教职工没有住房,居住条件比较艰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林毅将军亲自跟军区司令商谈,借地皮,找施工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夜平整土地、挖掘地基,开工建筑四栋占地两万平方米的宿舍。“没有房子就留不住人才。”林毅将军从教职工实际困难出发,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充分彰显出他踏实细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艰难创业百战多,林毅将军带领着全员上下不畏险阻、逐一破解发展难题,为哈船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林毅将军在船院只工作了3年多的时间就调任七院,但多年来他始终心系船院的发展建设。20008月,林毅将军在最后一次回校视察时,特意与时任校领导进行长谈,并提出了“品牌”战略:“学校的发展要有品牌意识,品牌就是效益,我们的学校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扩大知名度,从而树立起具有自己特色与魅力的品牌。”

编辑:coast  审核:coast

上一页 [1] [2]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