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师缘军工魂】朱戈勋:讲义中的哈军工精神
作者
朱戈勋
来源
外国语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5-24

分享

记得在2017年一个仲秋的夜里,我在41号楼的办公室停下笔,整理刚刚写好的《船舶与海洋英语》教案。在那一刻,我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在哈军工纪念馆参观时看过的海军工程系教员的手写讲义。那是我留校任教的第一个学期,白天授课任务安排紧密,只有在晚上才能静下心来补充修改讲义。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这样一门特色选修课,难度不在于英文材料的阅读,而在于教师对造船学等工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为这是讲好讲通的基础。“以己昭昭使人昭昭。”我这样想。因此,查阅一系列的专业课本、船舶图解词典成为每个备课深夜的乐趣所在,自己不断充实完善这门课的备课内容。那个夜晚,面前的崭新教案和回忆中的泛黄讲义,似乎让我同曾在此耕耘奋斗的军工人有了某种共鸣。

哈军工时期,许多军事专业领域在国内尚属空白,年轻的高年级学生被抽调为教员,被称为“拔青苗”,但这种做法并非揠苗助长。那些钻研务实的前辈靠着自学俄语,阅读外文材料,编写自用讲义和教材,培养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军工人才。他们是哈军工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的生动写照。这种严是对军工专业的严格要求,是对全新知识的严谨探索,是对教书育人的严肃态度。即使前路艰难,亦有勇气和意志坚定向前,势必让结果至真至善。

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作为文科生出身的我,把学习工科知识当成探索知识和发展自我的机会,让课程既关照语言实训,又扎根专业土壤。学院督导在听课之后对我说:“真是不容易啊!”学期结束后,学生给了我这样的综合评价:“老师讲得特别专业,也很有趣。”“老师一如既往地耐心细致,虽然课程很难,但我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每一节课上都学到了很多很多。”课程讲到第五轮,竟有研究生主动前来旁听,这使我振奋,也令我倍感压力。欣喜于学生能够感受到我对课程教学的认真态度,也希望将更加专业的授课内容教授学生,以严谨的求知精神感染学生。在哈军工的“三严”精神指导我教书求索的同时,也让严格、严谨、严肃的做人做事态度成为一粒种在学生心中的种子,希望可以在未来他们各自从事的领域中萌发成长,去影响和激励更多的人。

审核:朱虹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