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强特色 创一流 •书记院长如是说】
杨飘萍:筑牢基础、凝练方向、服务需求,推进材化学院高质量发展
作者
杨飘萍
来源
材化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3-16

分享

编者按:当前,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大变革,学校传统优势领域版图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机遇、挑战、转型的改革发展需求,在落实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学校与“三海一核”特色学科类学院、通用学科类学院、基础学科类学院、文管体育类学院(部)、创新发展基地五个层面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围绕“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和推进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座谈,针对学院类型特色,分别部署研讨年度重点要点工作。

作为办学主体的各学院如何紧密围绕学科方向体系化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国际交流等工作,不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落实“四个回归”,明确发展路径,是事关学校未来发展的一次硬仗,也是对学校“十四五”“双一流”建设能力的一次大考。

“强特色 创一流 •书记院长如是说”栏目邀请各学院负责人就学校在新学期工作推进会上提出的问题,畅谈学院的思考与谋划。

【思考与谋划】:紧紧围绕“船海核”领域,坚定不移走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师生为中心,系统规划核心课程;以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为延伸,开展高层次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基础研究引领前沿突破,以应用研究带动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十三五”期间,学科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建设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学院在高层次人才数量、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能力、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依旧存在弱势短板,学院将着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五个方面加强建设。

1.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新作为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业特色人才。将大类培养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发挥我院基础学科厚实特点,增设特色方向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完善学术导师制,以科研项目和前沿问题为引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完善实践育人机制,建立竞赛激励制度,力争在国家级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上实现突破。总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凝练教学理念,培育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提高教师育人能力,打造高水平教研团队。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通过课程思政主题研讨强化教师思想修养,提升课程思政水平。实行新教师上岗审核制和课堂教学研讨制度,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完善教学督导和评价制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组建教研团队,培育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以上教学奖。

建设核心课程群,打造一流课程。发挥基础学科厚实特点,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多学科交叉协同效应,加强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双向融合。依托高水平教研团队,梳理课程内容,构建核心知识节点与“卫星”式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知识网络,推进课堂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凝练课程改革成果,建设高质量教材,培育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

2.强化学科内涵式建设,推动科研取得新突破

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明确学科定位,优化学科建设布局。学科建设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基础研究带动学科交叉研究,协同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集中优势资源,紧紧围绕“船海核”领域与材料相关的重要科学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的能力。科研方向总体定位为:以基础研究引领前沿突破,以应用研究带动成果转化。

加强高端平台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助力学科建设快速发展。依托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整合资源、凝练方向,培育海洋新材料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完善以高水平代表作、重大学术成果、同行评价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健全分类评价与合作成果评价。形成富有成效的激励方式,加强对提升学科影响力有重要贡献的学术成果的多元化奖励。制定并实施科研信用评价制度,强化对团队、平台负责人的绩效考核。

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通过研究生毕业标准设置、职称评聘、聘岗条件、岗位职责、绩效津贴分配等加强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产出,加大对标志性成果的激励和支持力度,确保学科指标排名稳中有升。依托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突破高性能金属、动力电池、高效核防护材料、精准医疗等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上述材料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3.健全机制体制实现师资队伍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激发师资队伍活力。建立和完善师资评聘委员会制度,落实师资引育责任制。制定《学院“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健全学院与基层学术组织引育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探索科学的团队型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研究容错机制和长期支持机制,鼓励进行原创性、前瞻性的研究。

以高端人才引育为重点,提升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树立人才竞争的忧患意识,破除“等待”思想,主动出击,多措并举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充分利用“烟青”办学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优势和当地政府政策优势,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利用“烟青”当地政府人才政策等解决人才子女教育和住房问题等后顾之忧;在校本部利用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人才资助计划,发挥国家政策的地区倾斜优势,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培育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

以青年教师培养为基础,促进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实行青年教师的团队培养体制,落实基层学术组织在青年教师引进/培养/考核等环节上的主体责任,做到“有人带、带得好”,注重青年教师研究方向的规划,实现与团队的交叉协同,促进青年教师在团队中快速成长;将青年教师培养效果纳入团队的绩效考核指标。

4.为服务地方经济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发挥智库优势,提供科技决策咨询。鼓励学科教师队伍中的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等,结合学科特点为各级政府提供科技管理与决策方面的智库支持,为教育教学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人民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提供合理解决方案。

加快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强化学院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针对黑龙江省石墨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集中优势资源,与鸡西市政府联合成立“哈船碳材料新型研发机构”,破解当地企业石墨提纯、新型负极材料开发、石墨烯批量化制备等难题,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联合哈尔滨焊接研究院、哈尔滨玻璃钢有限公司、一重集团,东北轻合金公司等建立高校-企业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水下焊接材料、轻量化材料、智能制造、高强度合金等方向难题,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形成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基地。

5.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一流建设

加强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鼓励团队和教师与一流大学的合作,通过政策激励等手段,联合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通过学科专业建设经费和绩效津贴重点支持),联合承办国际会议,获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与国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筹建“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拓宽国际交流渠道,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依托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日本“樱花计划”交流项目等,拓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对外交流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的学生互换和联合培养制度,推进与英国斯旺西大学“3+1”联合培养办学项目。制定实施研究生导师指导留学生激励政策,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

建立健全教师派出和引进机制,实现师资队伍国际化。建立师资队伍的派出机制,通过指向性的人员派出,建立与国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等人才引进项目,引进国外优秀师资,为学科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编辑:李颖超 刘涛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