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强特色 创一流 •书记院长如是说】
郑莉:以“大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牵引,推进“新工科”人才通识教育,全面提升人文学院发展质量
作者
郑莉
来源
人文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3-16

分享

编者按:当前,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大变革,学校传统优势领域版图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机遇、挑战、转型的改革发展需求,在落实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学校与“三海一核”特色学科类学院、通用学科类学院、基础学科类学院、文管体育类学院(部)、创新发展基地五个层面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围绕“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和推进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座谈,针对学院类型特色,分别部署研讨年度重点要点工作。

作为办学主体的各学院如何紧密围绕学科方向体系化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国际交流等工作,不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落实“四个回归”,明确发展路径,是事关学校未来发展的一次硬仗,也是对学校“十四五”“双一流”建设能力的一次大考。

“强特色 创一流 •书记院长如是说”栏目邀请各学院负责人就学校在新学期工作推进会上提出的问题,畅谈学院的思考与谋划。

【思考与谋划】: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确立了以“大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为牵引,系统规划“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梳理学院“新文科”建设路径,开展高层次调研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实现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和行动方案。

学校对院系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作为从教学型转向教学科研型的学院,必须以学科建设为牵引布局各项工作;第二,以博士点建设的“点”带动人才培养的“面”,助力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第三,拓宽视野,深入调研,尊重规律,探索出哈工程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人文学院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双一流”二期建设,着重进行如下建设。

一、对标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形成社会学学科申报行动方案

(一)打造社会学一级学科特色研究方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领下的高水平研究团队。根据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要求,人文学院凝练了具有行业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研究方向。学院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和各学科方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培育和支持优秀教师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加强引进高水平学科方向带头人和青年博士,进一步提升大社会学一级学科研究团队的整体实力。

(二)开展高水平基础理论研究,回应学界重大理论前沿问题。为了加强社会学一级学科特色方向建设,人文学院围绕学界重大理论前沿问题,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力争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申报、顶级期刊学术论文发表、学术前沿研究丛书出版、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和省第二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三)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和龙江发展需求,特色研究和社会服务取得新突破。人文学院依托青岛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中心,加强与中国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研究院、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合作,积极承接JKW、生态资源部、国防企事业单位等部门横向课题,开展军事社会学、JMRH问题特色研究。人文学院与清华大学县域治理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等研究机构合作,深化与省直部门和地市政府的合作领域,推进人口、健康、老龄化、县域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社工站建设等问题研究取得新突破。

二、设计“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新文科”建设进程

(一)设计全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在前期工作和授课基础上,继续制定完善未来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通识课程体系,为未来技术学院、联合学院和中俄创新班开设高水平的人文社科通识教育课程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协同学校有关部门和相关院系,探索全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开设高质量的精品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具有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

(二)全面梳理学院新文科建设路径,推进本科人才内涵建设。依托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项目,完善数字化社会治理新方向课程体系设置,探索“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新路径。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文科建设,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法学),培育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申报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申报国家级虚拟实验室,申报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

(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助力“哈烟青”一体化建设。依托烟台研究院、龙江工程师学院,建设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实践研究中心,建设社会工作、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共建课程,启动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和企业实习实践,服务山东、黑龙江等地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工作和法律援助服务。

三、开展国内外调研学习和学术交流活动,扩大学科声誉和影响力

(一)搭建高质量学科建设平台,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人文学院不断拓展发展视野,加强调研学习,努力吸收人文社会学科一流高校发展经验。创办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智能社会研究》,筹建中国社会学会军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备成立东北社会学联盟,搭建高质量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平台。组织全国军事社会学论坛、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与对策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广泛邀请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指委委员、CJ学者等国内知名专家把脉学科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声誉。

(二)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建设黑龙江省中东欧与俄罗斯思想文化学术交流基地,全职引进波兰籍外籍教师,积极组织并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力。加强师生国际组织任职的指导和培训力度,支持教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任职,支持学生参与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训,柔性引进国际组织官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十四五”期间,人文学院按照“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的发展要求,按照“绘蓝图、强内涵、塑美誉、新起点、新高度”的发展步骤,不断强化发展基础,不断加强发展内涵,稳步提升发展质量,最终有效支撑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和“双一流”二期建设任务。

编辑:霍萍 刘涛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