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培育“三海一核”领域智能科技拔尖创新人才
——智能学院院长赵玉新解读“十四五”智能科技人才培养
作者
刘涛 谷雪
来源
智能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1-05-14

分享

编者按: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2020年学校成立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这是学校立足国防安全和船舶行业发展,深化人工智能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特色方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海洋、海防智能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进行的战略布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学校谋新篇、布新局,召开“拓视野谋发展”专题研讨班,并做出以培养行业领军人才为重要抓手,不断推动“双一流”大学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学院作为办学主体,高质量培养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如何破题和解题是关键环节。本报特邀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赵玉新为我们解读学院如何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衔接学校战略布局,扎实提高新时代智能科技人才培养改革成效,分享建设经验。

一、学院从自动化学院更名升级为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如何解读这一变化?

2021年8月中旬,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家总决赛将在我校举办。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大赛更多地融入了机器学习、智能语音、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元素,比如创意组就包含了智慧餐厅、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赛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科竞赛纷纷设置人工智能赛道,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因为太受学生欢迎而“一座难求”,所有迹象表明我们已经迈入了智能科技时代。

智能科技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叠加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快速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重塑经济社会运行模式,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发展的整体跃升。据预测,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

综观全球,包括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强国”、德国“工业4.0”、英国“制造2050”、法国“新工业法国”、日本“互联工业”等国家战略的纷纷提出,极大推进了以“人工智能、先进传感、机器人、5G网络、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正强力带动世界产业格局优化升级,加速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这也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界要致力于培养对未来社会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具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智能科技人才。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直属高校之一,我们面对智能化时代的划时代变革,面对新工业革命十字路口的巨大挑战,必然承担培养高质量智能人才的使命,为实现“制造强国”、“海洋强国”等战略目标努力奋斗。学院前身是“哈军工”海军工程系的海道测量与领航设备教研室和舰船电气设备教研室,1970年成立自动控制系,1998年成立自动化学院,60多年的发展,学院在控制与导航领域底蕴深厚,在当前人工智能浪潮方兴未艾的形势下,2020年更名为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教师服务国家战略,投身智能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新时代高质量智能人才。我校具有鲜明的“三海一核”特色,应聚焦相关行业领域,梳理“三海一核”领域智能人才需求,完善具有我校特色的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在人工智能方向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以智能为核心,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不断完善智能人才培养的教学与实践平台,为“三海一核”领域高质量智能科技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智能科技人才培养有哪些制约因素?

智能科技人才的培养,以数学、控制、计算机学科相关知识为基础,结合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需求,具有典型的学科交叉特征和实践创新特征。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几乎都是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竞赛中面世的。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既需要夯实相应的数理基础,又必须深入掌握AI开发技能,还需要熟练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专业知识。目前制约新时代智能科技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理念尚需革新。

目前固定统一的教学内容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流的位置,强调“依纲扣本”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尚需要进一步落实,为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达成,教学重点应围绕“学生是否获得”展开,在教育教学理念上,亟需实现“教导致学”的教师中心论向“学导致教”的学生中心论的转变。

2、培养手段尚需完善。

目前教学方法和手段过多采用讲授与讲演的形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组织与引导,学生缺乏从感性认知、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完整的链条式体验。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必须改变单一化理论教授的枯燥乏味,重在启发与诱导,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创造激情。此外,智能人才培养更需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部分课程应该实现“实践为中心”的地位转换。课堂讲授+课外作业的形式不能满足高质量智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3、智能领域产教融合尚需深入。

在当前自动化向智能化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新技术层出不穷,原有的工程实践创新平台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三海一核”领域的学科专业特点,如何建立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实践平台和学生创新体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智能人才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当前产业需求,与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协同育人,整合各类智能创新资源,面向行业、产业需求建设完整的一站式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4、国际化程度不够。

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但也存在明显短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各个方面尚处于领先位置。我国在智能科技领先实力、智能人才尤其是高端智能人才的储备,人工智能开源生态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新时代智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开拓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深度参与人工智能生态建设,这些都需要开展深入的国际合作。在国际视野塑造方面,目前尚缺乏常态化的国际沟通交流的渠道。如何深度融入人工智能研究的技术前沿,培养引领未来智能领域产业界和社会发展的领导型智能科学、智能工程人才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关键问题。

三、高质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智能科技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学院如何破题,有哪些具体举措?

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正举全院之力,推动新时代高质量智能人才的培养,依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保障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平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一系列有效举措,推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智能人才培养“哈工程”解决方案。

1、以智能为核心,革新教育教学理念,体系化构建新一代智能人才培养模式。

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紧密结合。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主体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前正深入推进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新工科专业的建设。在充分梳理、总结原有传统专业建设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新特征、新内涵、新需求,参考国际一流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入落实产教融合、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全方位落实“学生中心”、“学生能力培养产出导向”,“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学生”,打造面向产出的新一代“哈工程模式”智能人才培养体系。为落实这一目标,学院成立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中心,落实各专业建设教师梯队及职责分工,围绕智能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评估评价机制、平台建设、体系建设、创新实践、课程思政等方面全方位开展工作。

2、以创新为牵引,结合新工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营造“智能先行、人人参与”的创新实践氛围。

自2020年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以来,围绕一流智能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对教学、科研、学生等各项工作进行了深入部署。“自动化领域新工科人才协同育人多维实践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入选教育部新工科改革项目;优化调整基层学术组织,成立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立足学院特色与现有基础,打造海洋自主无人智能与群体智能、海洋大数据与计算智能、船舶工业智能与机器人、脑认知与类脑智能、智能传感与量子精密测量五大科研创新平台,依托“智能”创新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认知与实践本科生实践主干课增设“人工智能”方向,实现自动化技术创新实践到智能技术创新实践的提升;依托学生智能车团队设立“济海智能科创联盟”学生科技社团,深度对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华为、百度、菲尼克斯等,下设济海追风、济海昇腾、济海飞桨、济海扬帆、济海智造五大方向,实现从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技术到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智能生态链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学院将打造“认知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机器智能和自主智能”五维一体的智能教育创新实践平台,营造智能学院学生“人人有团队,人人做项目”的局面。

3、以高质量智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典型案例。

高质量智能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实现教育链、人才链、知识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离不开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院为进一步落实校企协作协同育人工作,布局谋划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立足工程实践教育,对标新工科建设要求,深化落实校企“协同育人”各项举措。继2020年哈尔滨工程大学-菲尼克斯电气工业4.0示范创新中心”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后,202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大疆创新智能机器人实践创新基地”再次入选“双百计划”典型案例;获批2020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5项,占学校获批项目总数近半;深度参与“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计划,谋划建设华为智能基座人工智能实践基地;组织教师20余人次完成华为、百度举办的人工智能师资培训。

4、以具有国际竞争力智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度整合国际合作资源,打造国际合作育人生态体系

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要求高等工科教育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国际化素养的智能人才。学院遵循“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和理念,对于国际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包容并举、兼收并蓄”;吸纳国际学院来华留学生加入智能学院学生创新活动,通过共同参与创新活动实现深度文化交融和协作沟通。通过基于英国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建立新型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对产学研究的一体化、工学结合等模式的引进和融合,把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市场需求相结合。立足自身优势、特色专业,结合爱丁堡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国外合作高校的优秀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产学研究理念与实践,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合作育人体系。引导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竞赛,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国际化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编辑:刘涛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