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创新故事绘一期】张伟:三敢三求精神促成从“0”到“1”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0-10-06

分享

编者按:创新是哈工程人特有的传统和优势,是学校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校风学风等文化标识中的重要元素。本学期,在校党委书记高岩的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召开了第一期创新故事会,高岩在会上对发言人进行亲自点评。这些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现了哈工程师生身上“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忠诚文化、特色文化与创新文化密不可分,相互融合,在新时期要凸显创新文化建设这个重要线索。为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本报推出“创新故事会”专刊,以基层的创新故事展示哈工程人在推动改革发展、推进工作提质增效、加快“双一流”建设中,用创新思维审视问题、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故事;在教学、科研攻关、管理服务中敢啃硬骨头、勇闯无人区、甘坐冷板凳的创新故事;在工作实践中“找办法、闯新路”,把“不行”变成“必行”的创新故事。

海洋装置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简称海洋所)成立快40年了,在近4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团队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无一不高质量高水平完成。近年来年均承担的科研经费达上亿元。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团队在多年实践中凝练出“敢想、敢为、敢赢,求真、求实、求严”的三敢三求文化精神,其倡导求真信念、求实态度、求严决心,勇于突破、实践结合、辩证认知,形成了坚强的核心理念和强烈的团队认同感。敢想,是跟踪前沿技术,敢于创新;敢为,是做任何研究都要与实践结合;敢赢,是最终要把事情做成。要想做到“三敢”,还要做到“三求”。敢想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真理,要求真;敢为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去做,要求实;敢赢要严格严谨严密,恪守军工传统,要求严。就是这“三敢三求”精神使团队在短时间内完成我国相关水下无人航行器的研制工作,实现了大国重器从无到有的跨越。下面具体解读一下“三敢三求”精神如何促成从0到1。

一、敢想要求真

历经了3年论证的我国某型水下无人航行器演示验证项目还没有批复下来,若“十二五”还没有立项,那很可能哈工程将与此项目无缘,同时海洋所前期十年的技术成果也将不能用于国家急需的无人装备研制中,这对国家来说是极大损失,对学校和团队来说也是个打击。为了摆脱针对演示验证的不同声音干扰,团队创始人边信黔教授大胆提出不搞演示验证,直接进行型号研制,获得一致认可和支持。型号研制不同于演示验证,对指标实现等要求极高,并且当时有些关键技术还没有突破,这对团队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巨大挑战。边教授做出这一决定也是有依据的,在前期,团队先后研制了海洋观测等两型水下无人航行器样机,积累了一定的研制经验,为水下无人航行器型号研制奠定了基础。

二、敢为要求实

接下任务后,边教授跟团队共同制定了详细的研制计划,并识别出风险点,带领团队坚持以忘我的拼搏劲头投入到紧张工作中。在此过程中,边教授经常教育团队成员的一句话就是,“一定到现场,获得第一手实际资料”。他几乎参加了所有的重大试验,跟大家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研制的关键阶段,团队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即在航行器艉部空间、尺寸受限的约束下,如何综合实现小平台的最大航速、航程、操纵性等多个总体性能指标。在此之前,没有相关的资料可以借鉴。团队联合校内外协同攻关,集智创新,不断进行实践,先后提出了20余套设计方案,开展了50余次相关试验,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终于打破了传统航行器总体设计理念,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分层架构式扁平双艉构型设计理念、在国内首次提出了自阻尼减振的低噪推进技术,圆满解决这一难题。

三、敢赢要求严

历经近5年的艰苦卓越奋斗,恪守严格严谨严密的哈军工作风,周密策划,重大试验均一次报检通过。其中一次试验,出动了3艘舰船、1架飞机等来配合试验,经过团队反复演练,多次重复校验任务规划,明确各岗位任务和指令,全过程无失误完成试验,这次试验也赢得了高度评价和肯定。高效、高质量完成了定型试验验证,这为发展我国水下无人装备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敢三求”精神契合高岩书记提出的“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哈工程创新文化。团队将坚持哈工程的创新文化和“三敢三求”精神,继续推动我国水下无人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海洋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讲述人:张伟,教授,军科委水下平台技术专家,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参加国防型号、预研等多项研究任务。主要研究方向是水下无人航行器智能控制。

审核: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