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海洋无人航行器技术团队所在的船海楼14楼,一出电梯,就能看到“开源聚才、同心凝智、学用至善、融合创新”四个词。苏玉民教授说,这些理念从船院时期开始就常被提起,不仅作为海洋无人航行器技术团队的核心精神被贴在墙上,更是早已融入到团队每个人的思想中。短短16个字,凝聚着海洋无人航行器技术团队为海洋强国战略、双一流建设做贡献的决心,展示着团队对人才培养基石作用的深入认识,包含着团队计划成为国内海洋无人系统领域领军团队的信心和期望。
开源聚才:好平台吸引好人才
学校将今年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年,在苏教授看来,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船舶与海洋工程作为一流学科,更是处于“求贤若渴”的状态。“学校在地理位置、经济环境上没有明显优势,所以更应该下大力气建设人才队伍,否则,在与其他高校正面竞争的过程中就会处于劣势。”
“引培并举”是苏玉民教授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坚持的原则。在他看来,从学校目前相对稳定的人才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政策中,可以预期人才在未来几年的成长效果;相对来说,引进优秀人才,则有可能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在引进人才时,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引进方法上,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超常规’的手段。例如,依靠教师独有的个人魅力吸引,同一师门下的同窗介绍,遍布海内外的人才引介模式,等等。”
在海洋无人航行器技术团队里,好的平台、科研方向、发展前景,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在与人才的双向选择中,苏教授可以很自豪地讲自己的团队在海洋无人系统研究方向上处于国内一流地位,加入这个团队就意味着站在了一个高起点上,无论是搞科研、带学生、申项目,团队的平台和资源都能助力成员的未来发展。此外,苏教授认为,可以利用学校要扩展的战略举措,充分发挥青岛校区、青岛船舶科技园、烟台研究院的吸引力,并且灵活地根据人才的意愿制定政策,从而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有了兴海学术团队这样的平台,海洋无人航行器技术团队在引进人才方面也有了更好的依托。近期,团队陆续引进了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挪威科技大学的三个“好苗子”,他们带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团结奋进的治学热情,以及对团队和个人发展的坚定信心,汇聚到这个团队。
同心凝智:指哪儿打哪儿
海洋无人航行器技术团队形成较早,从哈船院时期在徐玉如院士的带领下开始做水下机器人,到“天行一号”水面无人艇模型惊艳问世,团队成员在一起工作的时间很长,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苏教授说,专长不同的成员在平时看不出来特别团结,大家都忙于手头的项目和工作,但是一旦遇到关乎集体和学校的大事,比如重点实验室评估,就显示出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实验室全体教师为了学院和学校的荣誉全力以赴,以大局为重,将手头的工作暂时放下,听从组织指挥,“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贡献自己的力量。
给予年轻人更多成长的空间和机会,也是团队中形成的良好风气。在团队中,60后和80后的老师占多数,70后的人才呈现出断档的形势,人才梯队并不是非常合理。在老教师即将退休的情况下,团队就更加渴望年轻人更快地成长以接下重担,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既是压力也是机遇。
在苏教授看来,团队里的年轻老师都有真才实学,非常踏实肯干,但是在对外的交流、表达能力上却相对弱一点。基于这一情况,苏教授着力培养年轻教师在待人接物、沟通协调上的能力。他主张让年轻人承担科研项目,把年轻人推到一线去接受历练,鼓励年轻老师在评审、答辩、验收的过程去论述、去作报告,同时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实时“保驾护航”。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团队里的老师几乎人手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样的重量级项目,对团队成员来说成了“标配”,年轻人得到了极大的成长,已经有4人成为国家级重要项目的负责人。
学用至善:理论能力与动手能力并重
团队的主攻方向是包含水下机器人和水面无人艇的海洋无人系统,所承担的科研工作相对来说技术难度都比较高,称得上是“硬骨头”。
2017年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全海深无人潜水器AUV关键技术研究”,是目前团队在水下方向的研发重点。该项目将突破了全海深AUV双向高速水声通信、单信标与多源信息融合定位、智能安全作业等关键技术,计划研制全海深AUV集成验证系统,并完成马里亚纳海沟11000米级深海试验验证。
在水面方向上,除已经完成结题测试试验的“天行一号”水面无人艇外,团队自今年开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下机器人自主环境感知与生物目标无损抓取研究”,主要面向近海自然养殖业对水下机器人提出的重大需求,推动我国水下机器人自主环境感知与作业技术研究应用。这一项目自年初启动以来,不断取得突破,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全国竞赛,取得了自主抓取组唯一的奖项“开拓奖”。
集成创新是团队重要的科研特色之一。每项科研成果都要通过海试试验验证。每项任务,团队都要做一个样机出来,并且通过海试验测试样机性能,以完成一定的自主性任务。在海上做实验,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是很难想象其环境之艰苦的,在一线的老师们要打起百分之二百的精神投入到其中。刚刚亮相的“天行一号”水面无人艇在亮相前,已经陆陆续续地做了几个月的海试了,都是年轻的老师顶着各种家庭、生活的压力,坚守在海试现场。
经历了这些艰苦的科研过程,一方面,团队成员积累了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参加过海试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也都得到了提高,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与此同时,项目本身的集成性特征也意味着项目周期比较长,只有作出样机、完成试验、测量完所有性能才能证明项目完成了。而长期在一线忙于海试的老师,很难抽出时间钻研文献、发表论文,这就导致这些为项目进展付出很多的老师们写在纸面上的成果不是非常亮眼。如何把理论成果和实际成果结合起来,如何凸显科研成果,是团队目前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融合创新:以领军团队为目标
水面无人艇、水下机器人,都是智能化的无人平台脱离人的控制、独立完成作业的项目,需要船舶、控制、探测、导航、通信等不同学科的技术人员紧密合作才能研制完成。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海洋无人航行器技术团队成为了一只真正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团队。加入团队后,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就在做船的控制、水下环境感知等技术要求下,将其他专业的知识融入到海洋无人系统中来,发挥自己的作用。不仅是老师,学生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很多既懂造船、又懂控制的博士生在找工作时,有的进了造船院所,有的进了控制院所。
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本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也是团队面向未来五年的发展愿景之一。在以无人系统参与陆海空天联合作战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海洋无人航行器技术团队以体系结构与智能控制、声与非声环境和目标感知等研究为主要任务,计划在未来5到10年内成为海洋无人装备国内的领军团队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有一流的成果、有一批成长起来的人才、整个团队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得到提升,都是苏教授带领团队要完成的目标。“在未来的三五年,团队要圆满完成已有的科研项目,并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使团队成员成长为优秀人才,科研项目完成后要能获得省部级国家级的奖励……”谈到对优秀人才的定义,苏教授说,他希望看到团队越来越多的成员能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青年领军人才或者学术带头人,为双一流建设和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