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学校党委下发文件,成立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哈军工纪念馆的建设工作。一年过去了,为让校内外广大哈军工校友、我校师生及时了解哈军工纪念馆的筹建工作,本报记者就有关情况采访了哈军工纪念馆筹建负责人。
问:请您从建设者的角度谈谈筹建哈军工纪念馆的意义。
答:这个问题是我们在筹建工作之初就着力思考的一个问题。可能有些人会将这件事定位在“60周年校庆的献礼工程”去看待。其实哈军工纪念馆的建设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考虑了,现在条件基本具备,校庆纪念日只是纪念馆一期项目的一个节点。
筹建哈军工纪念馆,是学校面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大学的核心功能,倾力打造文化育人软环境一系列工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学校党委基于对育人软环境与人才培养内在关系的准确判断做出的科学决策。哈军工文化是工程大学文化的根,哈军工精神是工程大学精神的魂。建设哈军工纪念馆就是为了溯根凝魂,就是为了把哈军工留给我们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整合利用起来,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这才是建馆的主旨所在。
同时,我要强调一点,虽然哈军工纪念馆建在我校,但它绝对不仅仅属于我们工程大学,而是属于哈尔滨,属于中国。哈军工人身上所反映出的,从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到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高度一致的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坚决捍卫自己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今天仍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所以继承和发扬哈军工精神,意义重大。
问:哈军工纪念馆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建成后的哈军工纪念馆有哪些功能?
答:哈军工纪念馆是我校“哈军工文化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将哈军工纪念馆建设成为追忆展示哈军工历史、传承发扬哈军工精神的物质载体;凝聚哈军工校友及关心向往哈军工人士的情感纽带;收藏哈军工史料实物、研究哈军工历史文化的机构之一。具体目标是将哈军工纪念馆建设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核心基地;哈尔滨市红色旅游线路的特色一站;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工信部推进军工文化建设的优秀示范。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建设目标,需要通过我们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
这样的建设目标就决定了建成后的哈军工纪念馆应具有“用纪念传承文化、借收藏支撑研究、以开放服务育人”这样一种功能模式。换而言之,哈军工纪念馆应具有文化、研究、育人三大功能。其中,文化功能是对哈军工历史的记录、哈军工文化的传承;研究功能是对哈军工文化的保护、创新和发展;育人功能则是哈军工文化核心价值实现的最高目标,也是该馆的首要功能。
问:建设哈军工纪念馆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哈军工纪念馆所表现的哈军工是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是哈军工纪念馆的建设所秉承的首要原则。此外,针对哈军工纪念馆筹建过程中的专项建设工作,我们还有一些具体原则:
第一,针对馆舍维修工作,坚持“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在满足展陈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恢复历史建筑原貌,从而使建筑本身的文化价值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挖掘。
第二,针对文本策划工作,坚持“深度挖掘、高度凝练”的原则,通过挖掘史料背后所蕴含的哈军工文化对哈军工辉煌办学成就的支撑作用,实现文本叙述的由表及里;通过凝练哈军工精神的实质,保证文本表现的重点突出。
第三,针对实物展陈工作,坚持“适度展陈、动态选取”的原则,展陈的实物数量要充分考虑与文字、照片的比例关系,适度展陈,给予重点实物足够的展示空间。而在实物的选取上,要选取那些有故事的实物,使静态的实物动态化,将实物内部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与情感信息被开发出来。
第四,针对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设计工作,坚持“虚实结合、人事平衡”的原则,充分关注哈军工的文化、办学成就、重要代表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这四个设计要素,做到文化与成就的结合,人物与事件的平衡,做出符合大学特征风貌的设计。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