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部叫座的电影中,茅十八、荔枝、猪头、燕子、小容、陈末这些人身上的故事赚够了大家的眼球。他们的故事之所以明艳动人,不是因为小说原著中故事的情节足够戏剧化,也不是因为电影表达足够丰富,而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放弃自己与他人的羁绊。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我们离不开他人,也离不开群体,仔细想来,甚至没有一刻享有自己真正独守的空间。对于这样被“包围”的生活,我们有苦也有乐,那么什么才是对这个充满着人际交往的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呢?
打开手机的数据连接开关,几秒之内就连上了速度飞快的4G网络,看到提示灯亮起,一闪一闪的微弱光芒在昭示着我们与这个社会的关联。一方面,从与他人的联通中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被需要,心底的存在感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隐隐的担忧却不可抑制地在心底浮现,“可别又是谁来找我帮忙替课”、“最近应该没什么差错”,在这样悄悄地念叨中,我们抱着一些期待与踟蹰划开了屏幕。作为社会性动物,这样相互交织的复杂情绪到底哪一种才能左右我们的真实感受?然而,不可否定的是,人始终是在群体中去感受这种体验。
从传统儒家的“群己观”里“个体无法自证其人生之意义,‘小我’只有在‘大我’之中才能实现自我之价值”;到“五四运动”弄潮中的成为主力军的现代个体,在追求个人主义的同时,仍强调自我对“群”——社会和人类——的担当;再到多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个体依旧在职业群体和家族群体中相互抱团寻找归属感,与他人之间的连接使我们能够完成社会化过程,能够接受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对于今天的信息时代来说,我们每个人通过互联网与60亿人相互连接,实时更新的信息将我们自己置身于一个庞大而不受控制的网络中,带来了数不清的便利与快捷。
但是,在与群体之间的紧密联系中,我们也必须注意不能忽视自己的个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谨防将乌合之众误当良师益友、将无根之群视为精神寄托。尽管很难,我们也要试图给自己创造出可以独处的空间。记得一篇心理学的论文中提到,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否拥有关上自己房门的权利是保证孩子人格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孩子的房门始终处于父母随时可以闯进的状态,那么他就不断的处于在父母“注视”下的表演型人格状态中,努力地成为父母期望中的角色,而非真正的自我表露。长期以往,势必给孩子内心带来极大的焦虑感,不能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内心的渴望也很难得到排解,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这样的道理对于我们也同样适用。
所以,两难的困境就显得没有那么罕见了,作为学生组织的干部、家庭中的子女、志愿者团队中的志工……太多的角色在我们身上需要平衡与互动,时而我们渴望能在这样的互动中证明自己的能力,时而我们又渴望能做个自由如风的少年,从心所欲的做自己。在这看似吊诡的情境背后,其实折射出不断增强的自我意识与高度专业化的社会之间的角力。人际关系网络无处不在,我们能解开这个谜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处理好群与己的界限,既不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不拘泥于“纷纷扬扬众拥堵,车水马龙不见路”的境况。
日剧《家族的形式》中,熊谷叶菜子曾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确是个问题啊”。所以,消极避世不如积极面对,学会将群体为自己所用而非为之所困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从群体中发现不足,提升能力,才能让我们真正从这个世界中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