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科技创新大家谈】马修真教授:抢抓船舶动力发展历史良机
作者
肖飞 吴丹丹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07-07

分享

激发创新内在激情

学校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我认为是非常及时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落幕,在这个时间,我们学校的科技创新大会从国家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走向、科技创新工作的新要求,以及高等教育变革中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和调整,进行全面的政策解读和科研工作政策措施的调整。国家科技体制变革中,要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链条地去搞一些重大科研专项、重大工程,从应用技术开发到产业化一条龙。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我们的思路,调整、适应这种改变,那么很多机遇慢慢就失去了。在这样的形势下,学校召开这次会是非常重要的,让每一个中层干部都了解国家政策走向,让团队、老师都了解这些变化,抓住发展机遇。这个机遇很重要,如果抓住了这个机遇,改革成果得到固化,发展就是持续的、有后劲的。

大会报告中对学校、学院、课题组、老师各自的职责划分清晰,学校进行国家重大需求、导向的政策引导,学院做好组织工作,项目负责人和老师的分工也有明确描述,这样对学校后续“十三五”未来几年的良性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的感受是,如果管理模式不改,老师就感觉做科学研究到处是制约,到处都非常不方便,激情就慢慢丧失了,现在这个政策是能让老师发自内心的实现“我想做”、“我怎么能把科研做好”。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只有真正激发老师的兴趣,让老师有激情,才能真正做好。

支持团队联合攻关

大会报告中提到的“10+X”重大科研发展方向,还有根据学校特色成立的研究院、中心等大平台。我们作为工科院校,需要多学科优势,才能承担一些国家重大专项的科研工作。比如我们研究发动机,就涉及控制、材料、力学等学科方向的支撑,有了这种跨院系、跨学校的合作平台,围绕一个目标共同攻关,做事就会事半功倍。学校的这种举措适应国家大的科研体制的改变,对未来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除了体制机制、科技平台的转变,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组织研发力量,参与到国家重大专项中去,不管参与不够或者没有参与,就会让很多机会稍纵即逝。要抓住机遇就需要高素质志同道合的人,形成一个团队,围绕国家需求进行几年的努力。但体制机制的变化对一个团队来说很难,这次科技大会,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支持团队的成长。无论是对兴海学术团队还是创新中心的支持,都是打破传统的一些机制,提供宽松的环境、条件、支持。以动力学科来说,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一些资源补充,通过中心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缺口,让我们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次大会中提到的这些新的东西让我们很振奋。

释放人才发展活力

抓住发展机遇,最关键的还是人才。一个项目、团队能不能发展,要有灵魂式的人物。团队负责人能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让团队成员都“服”;团队成员是一批高素质的精英人才,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团队文化具有创新精神,有好的研发条件,才能让团队成长、壮大。团队在人才的配比上应该形成梯队。从一个学科、专业、团队来说,想要取得更大发展,需要各种技能的人。现在很多学科,都是要多人多学科配合,几个人形成一个没有短板的团队,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比如我们做动力的,需要做理论的研究燃烧原理,还需要仿真计算,以及后续的工程实验技术人才,几个人形成一个没有短板的团队,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就目前来说,船舶动力本身是一个小的行业,国内也有个阶段发展的不好,但我们一直在行业里坚守。国家的需求让我们有这个发展机遇。我们机遇能抓好,就能在这个行业领域更好的发展,为国家做更大贡献。

同时希望今后学校在改革中继续加大力度,放宽环境,更加灵活。解决人才的问题,一方面是引进一批高水平高校的优秀人才,一方面要培养好引导好本校人才,妥善处理好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之间的平衡关系。制定制度的时候要以人为核心,这样才能释放大家的活力。

编辑:coast  审核:coast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