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科技创新大会经过精心筹备,紧扣学校“十三五”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主题,十分振奋、鼓舞人心,让我对投身学校未来科技创新工作充满期待。
传承创新 继往开来
科技创新大会主报告里提到,要传承63年“哈军工”精神,发挥特色鲜明的“三海一核”优势。我体会,此次大会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传承创新、继往开来,即全力继承前辈开创、拓展的事业基础上,不断开拓和创新未来的发展,努力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实现转型升级。
学校作为“哈军工”的继承者,始终自觉传承“哈军工”精神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在科研方面表现更加突出。我校流固耦合、结构振动冲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陈起富教授,其后姚熊亮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和发展了水下爆炸与舰船毁伤研究,将研究方向向前拓展。我师从姚熊亮教授,继续深入水下爆炸与舰船毁伤研究。经过几代人近30年的努力,使该研究方向才能在世界顶尖同行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没有前辈的研究基础与积淀,就没有今天的成绩。所以,我们课题组只是学校“三海一核”优势学科方向的一个缩影。学校正是由于矢志不渝地传承和发展前人的事业,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特色和优势。创新必须持续的投入和付出,并一直传承下去。
依托特色 争创一流
作为一所典型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校“三海一核”特色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我们不能和综合性院校比规模,要继续发展我们的特色。在国家倡导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我们应首先建设一流学科,先在某几个优势方向上集中优势力量冲击国际一流,有了一流学科才能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必要支撑。例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虽然规模小,但是重视特色、质量,做到了跻身世界一流。期待学校在落实本次科技创新大会的部署上见出成效,进一步加强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基础科研和原始创新研究。我校军工背景深厚、国防特色突出。学校许多研究方向与海防密切相关,需自力更生,做好原始创新研究,才能打破发达国家对我们核心技术的封锁,为科技强军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三海一核”科研领域宽、学科覆盖面广,关涉众多国家、国防战略的重大需求与研究计划,一人、一个团队之力难以胜任,需要团队合作、协同创新,充分集成、发挥全学科优势。期待学校进一步深入推进实施“5531”行动计划,加速构筑团队有效合作的大平台。
三是突出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团队建设也好,原始创新也好,学校科技创新的各项工作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才。由于地域局限,难以引进高端人才,应以自主选拔、培养现有的师资力量为主,全力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
政策导向 提升水平
围绕学校未来的科技创新工作和“双一流”建设,建议学校:
一是充分发挥科研政策杠杆作用,在引导教师从事纵向类、基础类科研课题的研究,瞄准国际、国家重大需求,做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新科研成果方面进一步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更多教师关注、投身于纵向科研,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科研结构。
二是进一步提升科研质量。更加注重高水平论文等科技成果的质量,通过激励政策引导教师发表他引用率高的SCI论文,提高学术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对标国际标准,通过同行评价考核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教师整体教学和科研能力,注重师均表现。
四是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率。一流学科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通过引进国际学者、招收国际学生,以提高师资、学生等国际化比例;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联合进行科学研究。
五是进一步提升自动化办公水平。进一步简化各类填表、审批、财务报销等手续和流程,实现办公信息化、自动化,服务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