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贯彻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推进本科教学改革
——干部在线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
刘志强
来源
教务处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2-01-31

分享

按照学校对科以上干部网上在线学习的要求和总体安排,通过对“干部在线学习平台”中相关课程的在线学习,结合目前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在此就如何贯彻落实学校三次党代会精神,不断推进我校本科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保持适当办学规模

保持适当办学规模的具体含义就是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综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并保持适当的办学规模,特别是本科生规模。

在“干部在线学习”《学习落实< 规划纲要>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课程中,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陈希同志在谈到北京大学的办学规模时曾说,按照北京大学目前的情况,本科生和研究生各保持在12000-13000人是一个比较适当的规模,如果超出了这个数字,学生的培养质量就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同样为国内顶尖大学的清华大学也类似,目前在校本科生13000余名,比我校略多,但其专任教师约3000名,教师数是我校的1.6倍左右。

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无论是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还是从实施精英教育的教育理念,我校的学生培养规模都不能太大,在“十二五”期间,还是应该保持本科生规模,适当增加研究生数量,积极发展国际合作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主要内容就是主动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逐步稳定专业数量,形成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布局更合理的本科专业框架,使特色专业优势明显,重点专业水平更高。

在“干部在线学习”《全球竞争与合作下的大学创新》课程中,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校长杨祖佑(HenryYang)教授介绍了该校近几年在办学和学生培养上取得的成功,其中,该校仅从1998年到2004年间就出了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很多大学都向其请教经验,杨祖佑校长的回答就是:制定一个远景规划,集中资源,办最有可能跃居美国大学前列的学科和专业。并举例说一开始他们准备办法学院,但是经过调研,要经过20年才能达到美国大学的100名左右,所以他们放弃了办法学院。

对于我校而言,目前的专业布局和数量确有调整和优化的空间,在“十二五”期间,应认真思考学科专业布局,仔细梳理目前专业结构,对办学水平低、社会需求量小、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要及时进行整顿,下力气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

三、实施按大类培养

实施按大类培养的具体做法就是在前三个学期进行统一的基础教育,在大类内部打通基础课平台,在进入专业教育阶段前,允许学生根据兴趣、志愿和就业情况在校内二次选择专业。

在“干部在线学习”《高质量本科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课程中,原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现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陆靖认为,学生高考选专业时更多地是体现家长的意愿,即使是学生自身选择,也缺乏对所选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大学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对学校、专业的“零距离”接触,重新理性地选择专业。复旦大学近几年的具体做法是,开放选择专业,同时在选专业时坚持“不依据学习成绩”的原则,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在新的领域是否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我校目前按大类培养的培养模式改革是对以兴趣爱好为主要驱动力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的有益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专业的建设,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要坚持并不断完善,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通识教育

加强通识教育的主要举措就是逐步构建以文化素质教育为重点的通识教育体系,抓住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适当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门数,不断提高课程的层次、丰富课程的内涵。

在“干部在线学习”的诸门课程中,众多专家、学者都对“钱学森之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钱老本人认为,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他说:“小时候,我父亲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了我的科学创新思维。”

学校目前将通识教育选修课划分为文化素质教育、新生研讨和专业拓展三类,同时又将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细化成中外历史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国防文化与船海史话六大模块,为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今后还将要进一步丰富其具体内容和内涵。

五、改革工程教育

改革工程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加强以“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切入点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

在“干部在线学习”的多门课程中都指出,“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规划纲要》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我校核学院的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已经加入到“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中,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已经进行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总结相关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不断加大实施力度。

六、完善创新教育

完善创新教育的具体思路就是利用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创造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为高年级的本科生向研究生过渡创造条件。

在“干部在线学习”《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课程中,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要从创新人才培养做起。创新人才的培养,无论从创新人才层次看,还是从社会结构、创新领域、文化内涵来看,都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创新人才体系,需要创造良好的创新人才生存环境与氛围,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教育系统的联动,同时也需要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勿过度“有我”,以“无我”的要求来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

学校已初步构建了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科研立项,以及实验教学手段更新与改革、校内外科技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实践创新体系,如何加强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使之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是我们下一步考虑的重点。

七、推进自主学习

推进自主学习的主要宗旨就是按照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努力实现把对“所有人”的教育改变成对“每一个人”的教育,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在“干部在线学习”《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课程中,美国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NeilL.Rudenstine)教授介绍了哈佛大学学生学习的情况,他认为“哈佛大学给予学生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强调学生在哈佛有很大的自由度,自由选课,从事不同的研究,使他们采用热情的方式来学习,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研究课题和方向,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料,指导学生做出自己的决定并保持足够的目标持续学习。

学校通过制度创新,制定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学分的相关文件,同时推进了以自主考试、无人监考和网上在线考试等为代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学分制、绩点制、跨专业选课等相关改革,让学生有更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八、加强国际交流

加强国际交流的主要内涵就是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采取更加开放的“国际化”的模式和机制,努力培养了解世界其他文化、了解国际竞争规则、善于国际交往、能够与国际同行打交道的精英人才。

在“干部在线学习”《全球化和现代大学》课程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C·伯林格(LeeC.Bollinger)教授说,“全球化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大,大学要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眼光。”他认为,“大学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播知识,更要通过其广泛革新的跨学科领域认真探讨全球性难题,引导学生增强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使其能够应对未来生活的挑战”。在他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出国留学正是观察真实世界的一种方式。为此,哥伦比亚大学特别重视学生的外语学习,全校开设的外语语种多达71种,是美国大学中外语语种最齐全的一个。这也是该校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的一个显著特点。

学校把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通过分级教学、小班授课、每天8小时课外放音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在部分专业课程中启动双语教学工作,建立优秀学生出国考察学习制度,开展与国外著名大学的联合办学。今后的重点将放在进一步理顺机构职能,不断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努力提高学生国际交流的层次和水平上。

编辑:OldMan  审核:OldMan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