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5月18日,航建学院工程力学党支部在11#1031教室举办了“亲历者讲述”党史学习活动,系党支部邀请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亲历者刘锡录老师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刘老师十分生动详实地讲述了当年就读哈军工紧张规律的学习生活,在哈军工学习能够做到每门功课都及格是一件极不容易事情,大家也深刻体会到了“哈军工”严肃的教学态度、严密的教学组织、严格的教学管理、严谨的教学作风、严整的教学秩序、严明的教学纪律,以及教师们一丝不苟、科学严谨、精益求精治学精神。
刘老师还回忆了1966年哈军工毕业后来到20号实验基地(现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于1970年4月24日亲身经历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这里发射成功的故事,详细介绍第一颗人造卫生当年4月10号进场,基地人员经过两周的精心准备,克服了千难万险,终于发射成功。刘老师还介绍了当时中央专委批准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立项时提出的“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卫星总体技术“12字”方案,再现了老一代航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工作作风,精益求精和勇于攻关的科学精神。
工程力学系党支部成员及航建学院力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党员研究生近6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刘锡录,哈尔滨工程大学退休教师,哈军工第9期学员,1961年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学习,1966年—1970年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工作,1971--2000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任教。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总装备部20基地)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测试及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火箭导弹的主要基地,基地并负有残骸回收、航天员应急救生等任务,自1958年10月20日成立以来,中心先后执行110次航天发射任务,成功将145颗卫星、11艘飞船、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