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在线教学还是线下课堂,形式不同,但保持教学质量这一根本目标是相同的。这里结合我在2020年春季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元件”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网络教学前的准备
有几个事项是在进行课程准备时要注意的。
1.不能照搬线下教学模式。这几年的慕课发展迅猛,师生对网络课程都不算陌生。因此有人认为在线教学非常简单,把线下的讲课内容通过网络再复述一遍就可以了。而这么做会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讲不完。一堂教学课内容比较多,教师在实体课堂上使用肢体动作+表情、ppt+板书+音视频素材的授课过程通过网络传递的效果会打折扣。即使在课程规定时间内讲完了,学生也很难有耐心去听完。
二是课堂约束力减弱。虽然师生处在同一时间,但并不处在一个空间,这就使教师在课堂上的约束力减弱。当学生丧失听课兴趣时,在线下课堂可能受到教师的威严和同学影响的约束,在线上这些约束不复存在。学生可能利用上课时间看其他更吸引人的内容。
2.不能用慕课代替线上教学。慕课呈现的大多是碎片化的知识点,用慕课替代教学,学生只能孤立地了解各个看似不相关的知识,无法将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学校一直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线教学更是如此。进行在线教学,要从学生能易于接受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教学内容。
二、网络教学内容设计
我教授的“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是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每年选课人数在500人左右,共16个教学班。课程组现有6名老师。为了更好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我们分成每个教学大班不超过2个自然班(60人左右),便于开展互动和研讨。
1.平台的选择。
2018年,我们“自动控制元件”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展示播放,并获得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此平台后期也推出了慕课堂,可以进行师生学习数据的记录。但慕课堂并没有直播功能,因此我们需要重新选择另一个直播或者互动的工具。考虑到今后更好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选择了学堂在线雨课堂软件,它可以作为一个插件嵌入到PPT中,直播起来非常方便。
2.教学内容设计
“自动控制元件”课程涉及抽象的电磁过程,在学生中一直以来就以难理解著称,加之选课人数又多,每一年的教学实施过程对于教师来说都不轻松。于是我们早在2015年就着手制作慕课,将每一章教学内容分解成碎片化的知识点(10分钟左右的小视频)。每一节的教学素材穿插制作精良的二维、三维动画。设计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在慕课上线后,在国内外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我们每一年春季会开设相应的SPOC供线下教学使用。正是有了慕课(SPOC)的良好基础,我们开展在线教学才会更游刃有余。
智能学院对于教学工作安排得很细致,要求I类、II类课程每一位任课教师在开学前都列出详细教学方案,由课程负责人统筹,并由督导组审核通过。因此我们课程组通过视频进行交流,反复论证和研讨,确定了在线教学方案。课前以慕课内容作为预习,课中适当截取慕课内容,讲解重点及难点,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接起来,并穿插小测试及讨论。课后要求复习,并保证每天在平台面向所有学生答疑。
3.教学环节设计
按照心理学,一个人的注意力保持时间通常不超过20分钟,因此我们每次课按照每20分钟一小节来分配。课堂上首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解答疑问。课程内容按照教学方案执行,通过电子白板PPT讲解重点及难点,配合二维、三维动画将电磁过程形象化。使每一节教学内容都“动起来”。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于在线教学来说尤为重要,需要老师反复强调。
三、网络教学的建议
1.不能匆匆录制网络教学视频
我们制作慕课用一年的时间做准备,效果才比较理想。如果仓促准备,时间不够会导致教学系统性合理性欠缺,而且不能足够吸引人。如果只是机械地读一遍PPT就发布,学生可能会丧失兴趣。因此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不建议匆匆录制。
2.教师授课水平是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
为了在线教学,大家纷纷去购置各种网络装备。优良的设备就会提升教学质量吗?答案是提升有限。抗战时西南联大的师生一路颠簸,而且教学条件十分有限,但是那里培育了无数国家栋梁。无论我们采用何种装备、何种平台,这些都只是教学工具,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最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付出程度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即使我们在网络直播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但是老师的真心学生一定会感受到,老师的应付学生更会感受到。
年轻一代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在见识了各种网络资源之后,他们会选择更有价值的精品课程。我们应该认识到,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质量人才。这需要教师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