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组织了“人才是第一资源——关于学校人才队伍高质量建设”专题学习。通过学习研讨,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丰富内涵和学校党委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结合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於志文对学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建设要求,立足本职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聚焦学校“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围绕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质增效和提档升级,必须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立足岗位、主动思考、担当作为,促进教师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育人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报国情怀和引领未来技术发展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要提升教师思创融合育人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推动双创精神蔚然成风,离不开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会贯通。要鼓励教师紧扣船海核特色,依托“大思政”育人格局,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融入课程思政、论坛讲座、产业命题项目等,促进思创融合。引导一大批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淬炼意志品质,广泛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实践活动。要弘扬科学家精神,以“中国特色”为引领,以“国防底色,工信特色”为基调,以“船海特色、龙江特色”为特质,传承哈军工红色基因,大力营造“敢为必成”的创新文化氛围。
二是要提升教师专创融合育人能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体两面。要鼓励教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立足专创融合课程目标,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统一融入课堂教学,促进专创融合。要重点围绕课程目标、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完成课程改革,努力构建“通识、实践、融合”的进阶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打造课赛一体化课程和专创融合教材。突出新工科建设,体现船海核学科专业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优化工程实践大类平台课程,引导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积极指导学生参与项目训练、高水平学科竞赛等。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应用,推动创新创业数字化革命。
三是要提升教师科创融合育人能力。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目的,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改革;开设兴海学术前沿讲座,以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学习热情;将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百万元的优势转化为学生创新创业资源,通过“四个转化为”促进科创融合,即将科研项目转化为学生创新项目、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创业项目、科研方法转化为学生能力培养、科研平台转化为学生实践载体,以高水平科研反哺创新人才培养。
四是要提升教师产创融合育人能力。搭建高校、企业、政府间的创新创业创造交流平台,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装备制造、智慧海洋、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领域,鼓励教师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瞄准真需求、做出真成果,推动创新成果、产业需求、服务能力有机衔接与协调发展,促进产创融合。要进一步拓展高校、企业、大院大所的融合深度和广度,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挖掘覆盖校企教学、校企实践、校企创业的贯通式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推进教师学生沉浸式入企,帮助解决企业技术瓶颈和关键技术难题,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入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建设高质量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要坚持“专兼结合、引培并举”,打造多层次校内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和多元化校外创新创业导师队伍。要强化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支持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要健全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要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纳入教师岗位聘期考核、岗位聘用办法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之中,将教师指导创新创业实践等情况纳入工作量认定、绩效考核范围,开展创新创业优秀教师表彰,提供政策激励保障。要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才队伍培养环境,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育人能力,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