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2日学校科研工作研讨会开幕以来,学校学院密集组织各层面培训交流研讨,作为参与者和组织者,推动本人对自身工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特别是5月11日和5月13日的会议,关于基层学术组织和学术创新团队的交流研讨,让我茅塞顿开,姚郁校长的讲话信息量很大,在线听完会议后感觉没有理解和吃透,会后针对2次会议录音进行了文字整理,一共5万多字,反复学习了3遍,帮助解决了一直困扰我的基层学术组织和学术创新团队协调建设的问题。
一、明确基层学术组织发展定位,实现从“民兵”到“正规军”转变,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对标会议精神,工程力学系属于学科专业型基层学术组织,担负着工程力学专业及力学学科发展的使命任务,同时承担全校每年约3000人的《理论力学》和1500人的《材料力学》的工科核心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由于缺乏对自身发展定位的清晰认知,有组织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定力不足,“民兵”式的教学导致教育教学成果产出少。提高站位、对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治理职能和任务定位清晰后,工程力学系将以力学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为标准,积极打造四支教学团队,提升团队教学水平,结合“新工科”课程建设和“新工科”专业建设把工作做实。
第一,基于“共研、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结合国家级工程力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的运行,把教学团队成员分为核心攻坚成员和课程应用成员,由核心攻坚成员负责课程建设,并引领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最后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学比赛、知识点线上研讨、示范课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升团队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第二,从学术治理的高度看待 “有组织”地教学,改变以往完成任务式的教学组织管理,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规划,形成有步骤、有次序、有组织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和成果的凝练,积极谋划具有带代表性的教学成果,修订新版培养方案,适应传统产业升级对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推动新工科专业建设。
第三,取长补短,改革创新。通过深度参与未来技术学院等“教育特区”的《力学、材料与设计》等课程建设,探索中俄创新班的基础力学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实践,以本为本,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教学要素进行升级、优化和整合,优先打造5门公共基础课和3门专业课程。目前,已完成了《材料力学》的线上课程内容建设,在本学期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全过程考核的教学改革第一轮尝试。
二、明确学术创新团队发展定位,实现从“团伙”、“团队”向“战略力量”转变,不断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力学学科是理学和工学的连接学科,其特点是服务领域广但行业背景不强,目前以工程力学系教师为主体的学术团队有4个,有强有弱、特点不一、方向不同,而会议提出了学术创新团队的“三型五性”,学术团队要分类发展,各具特色,聚焦科研方向,这为工程力学系学术创新团队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引导先进船舶复合材料结构技术团队、航行器动力学与控制团队按照学科专业型学术创新团队的五性,瞄准学术高峰,聚焦超轻高强和耐压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流固耦合振动与非线性动力学方面的前沿基础研究,练好童子功,提升团队竞争力,逐渐形成特色优势,作为科学研究的战略力量。
二是引导材料与结构冲击动力学研究团队凝练冲击波传播和防护机理的核心学术问题,同时提升 “入海进核”特色学科方向的服务能力,加强与院内、校内的学术团队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在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测试、螺旋桨和发动机叶片的冰冲击、冰材料动态断裂性能等方面,加强与其他团队形成跨方向、跨学科的交叉合作,与其他团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三是引导学术创新团队加强内涵建设。聚焦国家需求,解决科研真问题,形成有组织的科研。团队应根据学术方向、学缘结构、科研能力建设等需求来引进人才,补充力量,部分成员可通过科研训练和进修培养组建补足团队的科研短板。谋划长远,善于从科研项目中凝练科研问题,瞄准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战斗力强、传承有序、能力均衡、发展路径清晰的科研队伍。
三、明确基层学术组织和学术创新团队互动模式,实现从“模糊”到“清晰”“融合”的转变,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基层学术组织和学术创新团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各有侧重”的关系。工程力学系主要承担的任务是有组织的教学、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有组织的队伍建设和有组织的学术生态建设。主体依托工程力学系的学术团队主要的任务是开展学术研究、推动科研工作高水平发展,聚焦国家需求,做好科学技术工作。
一方面基层学术组织要发挥组织的“稳定性”作用,帮助学术创新团队稳步发展、形成传承。引导团队良性发展、形成学术梯队,在人才建设方面形成“带头人”、“后备骨干”、“主体成员”、“外围力量”的合理团队,在合作与竞争中围绕学术创新,营造传帮带的和谐学术传承文化。另一方面学术创新团队要强化科研融入教学,鼓励和引导教师将科研工作成果提炼和转化,有机融入教学,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按照“四个回归”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支撑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现基层学术组织的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