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文化馆开馆
作者
李宏 刘蕴喆
摄影
王一勇
来源
新闻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7-11-22

分享

11月22日,位于26号楼西侧的海洋文化馆开馆仪式在校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杨冶主持仪式。

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党委书记李航,中国海洋报社副社长苏涛,海洋文化馆特聘顾问李明春,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原党委书记魏文良,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公众教育处副处长邵文台,深潜母船向阳红09船船长朱进党,国家深海基地“蛟龙号”潜航员唐嘉陵,以及来自中国海洋报社、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博物馆、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航海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等单位的领导同仁;校长姚郁,校纪委书记姚利民、副校长韩端锋,校长助理严汝建等出席开馆仪式。

姚郁在致辞中指出,海洋事业关系着民族的生存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安危,海洋兴则国家兴,海洋强则国家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不仅需要强大的海洋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保障,更离不开海洋意识、海洋文明、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建设海洋文化馆,体现了学校对弘扬海洋文化、践行使命担当的思考和认识,是学校新时代贡献海洋强国建设所展现出的新气象、新作为,是学校扎根中国大地,争创行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具有纪念意义的大事。他表示,海洋文化馆将成为广大师生乃至社会大众了解海洋、热爱海洋进而投身海洋事业的教育基地,以及涵养城市文化、塑造城市良好形象的标志性工程。

李航在讲话中指出,哈尔滨工程大学结合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及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办学需求,在哈尔滨这样一座远离海洋的内陆城市兴建海洋文化馆,不仅将激发在校师生投身海洋事业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还将对社会公众提升海洋意识,进一步营造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浓厚氛围发挥重要作用。

李明春在致辞中表示,海洋工作科普化、科普工作文化化、文化工作社会化,是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的明智选择。构建海洋文化研究和支撑体系,必将为海洋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发挥重要促进作用。作为海洋文化馆特聘顾问,将继续为我国海洋文化发展贡献微薄之力,为海洋文化馆工作竭尽全力。

李航、苏涛、姚郁共同触摸启动球,为海洋文化馆开馆揭幕。

海洋文化馆获授“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铜牌。

朱进党和唐嘉陵分别向海洋文化馆捐赠“向阳红09照片”和“航服、深海水样、泥样系列样品”。严汝建代表学校接收,并为捐赠人颁发证书。

海洋文化馆于今年5月启动建设,历时150天。展馆面积379平方米,内搭建一错层,展墙面积402平方米。通过自然海洋、人类与海洋、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等四个版块,讲述了美丽海洋的起源、人与海洋的故事、海洋新秩序的建立、蓝色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等内容。展馆展示了近500张图片,以及四大名螺、黄岩岛国土石、锰结核样本、蛟龙号在大洋热液区采集到的硫化物烟囱体样品、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海水等非常有价值的展品50余件。

编辑:UX_wangyiyong  审核:刘蕴喆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