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倾听大海的声音
——杨士莪院士传记
作者
唐晓伟
来源
新闻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8-10-12

分享

【编者按】《杨士莪传》是我校首部科学家人物传记,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传记讲述了杨士莪院士成长为水声战略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展现了百年来国家命运的风云激荡、中国水声科学发展之路的曲折前行及以杨士莪为代表的哈工程师生“谋海济国”的使命担当和执着坚守。

今年是我校建校65周年,值此之际,工学周报在“大家荐读”栏目连载《杨士莪传》。作为自建校初始便将青春与热血奉献于此的老一辈科学家代表,杨士莪院士的人生经历对于广大师生,尤其是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青年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希望广大师生学习他矢志报国、勇于担当的爱国精神和求真求善、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奏响迈进“海洋强国”的最强音。

第一章家学渊源

第一节菁菁者莪

1931年,中华民国进入第二十个年头。

此时,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中原军阀混战刚刚结束;国民党军队马不停蹄地向闽西、赣南中央红军根据地发起“围剿”;长江、淮河水灾肆虐,数百万灾民备受煎熬;“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满蒙”的口号在觊觎中国东北的日本统治集团中甚嚣尘上,蓄谋已久的关东军终于等来了入侵的最佳时机……这一年的8月9日,农历六月廿六,杨士莪诞生于天津市英租界马场道。在家国不幸中,这个蕴含着无限生机与希望的小生命,注定要像他的亿万同胞一样,在民族苦难的命运漩涡中,饱受艰难困苦与颠沛流离。

战乱频仍的年代,杨士莪作为长子、长孙的出世,给杨家带来了让人温暖的向往与希望。

杨士莪祖籍河南南阳。杨家是南阳一带的大户人家。杨士莪的祖父杨鹤汀早年为其曾祖父辅之公立碑时,曾撰文:

“士本人中秀,良田贵勤耕。诗礼传至训,宏农振家声。”愿吾子孙世继此志,互相劝勉,勿堕家声为嘱。

这首诗成为杨家的规矩和风气,为铭记并传承家风,杨家子孙按照诗中二十字宗族次序排辈。

国学功底深厚的杨鹤汀反复考虑,为这个杨家“士”字辈长孙挑选了一个“莪”字,取名“士莪”。

语出《诗经·小雅》中的《菁菁者莪》篇:“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莪”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诗以“莪”之茂盛,生长在水边,指人才的成长。《诗经》有注本说:“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后世用“菁莪”指育材,是对培育人才的赞美。“士莪”二字,凝结着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的祖父的殷切期望。

命运中一个令人惊叹的巧合是,杨士莪的毕生研究领域的确与“水”密不可分,着实“生长在水边”,他也的确成长为我国水声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并为这一领域培育了大量领军人才,此是后话。

第二节家风重教

祖父杨鹤汀

19世纪下半叶,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使中国艰难地迈出了近代化的一小步。在洋务运动中所创办的新式文化事业,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并培育出倾向维新与革命的成批志士,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898年,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的名篇《劝学篇》问世。杨鹤汀即深受“兴学育才,实业兴邦”观念的影响,以救亡图存、振兴国家作为献身教育的巨大动力。

杨家先人经商致富,广置田产,至杨鹤汀一代家境日衰。列强欺凌,政府腐败,国无宁日,民无生路。在大多数国民的命运滑向深渊时,杨鹤汀毅然投向辛亥革命洪流,开发民智、兴学育才。他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杨家后人的命运轨迹,并为他们打上了“崇文重教”的家族烙印。

“陋室如斯切莫笑,从来白屋出公卿。”这是杨鹤汀在1926年艰苦环境下兴办学校时写的诗句。他一生立志教育救国,在家族中第一个走出南阳,到新式学堂求学。

杨鹤汀(1877-1961)本名维禄,因有感于列强瓜分山东,愤而将“维禄”改为“维鲁”,改字“鹤亭”为“鹤汀”,并以字行世。1906年,毕业于北京法政学堂。在京求学期间,不满清廷腐败,倾向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加入同盟会,是南阳地区同盟会负责人。1908年,他与同是同盟会会员的罗飞声创办新式学堂——南阳公学。辛亥革命前夕,南阳公学的师生是南阳城里最集中的一支反清革命力量。辛亥革命后,杨鹤汀因为声望卓著而被推举为首任南阳知府。不久,南北“议和”,袁世凯窃国,杨鹤汀愤而辞职,弃官执教,先后创办河南农业专科学校、南阳女子中学等。他还曾与留法归来的著名农学家冯紫岗于1932年联手创办李华庄农场,创建南阳科学实验基地。晚年,他埋头于医学研究,用白话歌诀将医圣张仲景的两部巨著译成《伤寒论浅歌》、《金匮浅歌》,有功于中医学的普及。

杨鹤汀教育子女与时俱进、以学报国,常说:“要学文化、学科学,要有一技之长,志在四方,守在家请吃坐穿最没出息。”

在其鼓励与教育下,杨家子弟相继走出南阳、走出国门、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以学报国,不负所望,成为“白屋公卿”。其长子、杨士莪的父亲杨廷宝就是其中之一。

父亲杨廷宝

杨廷宝(1901-1982),字仁辉,生于河南南阳。作为中国近代建筑界、建筑教育界的一代巨匠,是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在中国建筑学界与梁思成被合称为“南杨北梁”,并且杨、梁二人于1955年同时被选聘为新中国最高科学殿堂——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杨廷宝于1957年当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他一生完成百余项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设计,其风格以稳健、严谨、庄重著称。

杨廷宝的生母米氏是南阳大户米家小姐,宋代书法家米芾的后人,能书善画,在生产杨廷宝时因失血过多而早逝。杨廷宝自幼体弱多病,记忆力不佳,六岁入家塾学习,曾因背诵困难被家塾先生逐出,且被评为“断难成器”。杨鹤汀不以为意,他鼓励孩子:“先养好身体,空下来多临帖练字,来日方长,不要灰心。”杨廷宝出于对母亲的怀念,时常取出母亲留下的文房四宝和画卷遗墨临摹,书画水平日渐长进,为他日后成为建筑大师打下了扎实的绘画根基。他在父亲鼓励下投考新式学堂“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并在14岁时以河南省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录取,到校后又连跳两级,受教于时任物理系教授、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他与闻一多为同班同学,因酷爱美术、志同道合,与其结为挚友,二人成绩出众齐名全校。1921年考入美国最著名的建筑院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四学年的全部课程,并被选入美国大学中专为奖励优秀大学生而设的组织“SigmaX”,获该校学士学位的最高荣誉。在校时与比他入学稍晚的中国建筑师陈植、梁思成、童寯等过从甚密。

杨廷宝1927年归国后,在当时中国影响最大的建筑事务所——“基泰建筑工程司”任首席建筑工程师。他与留学归国的青年建筑师们出色地设计了一批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中国现代建筑的局面,开创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事业和建筑活动的新时代,成为中国现代建筑领域第一批中坚力量。1940年起,他先后在中央大学建筑系、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执教,一生指导、设计、修缮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和平宾馆、清华大学校内建筑等数以百计建筑作品,培养了包括戴念慈、吴良镛、齐康、戴复东、钟训正等数名院士在内的大量建筑人才。

一门两院士,满门科教才

“廷”字辈中,杨鹤汀次子杨廷宾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师从徐悲鸿,是老一辈革命版画家,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奔延安,晚年曾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三子杨廷寊为建国前中共地下党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离休干部;长女杨廷宜北平协和医学院毕业;次女杨廷宁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三女杨廷寓河南大学任教。六名子女均受高等教育、服务社会。

“士”字辈中,杨士莪大姐杨士英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二姐杨士華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为农业部环境保护监测所研究员;大弟杨士芹曾求学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就职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小弟杨士萱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后在美国贝聿铭建筑事务所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杨家子弟以父兄为榜样,崇文重教,诗书传家。几代人亲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历经无比艰难,蜕变为近代中国的过程,与国人一起寻找重生的道路,这个过程艰苦卓绝且缓慢痛苦,但即使在兵荒马乱、朝不保夕的苦难岁月,这个家族也坚定地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多年后,杨廷宝、杨士莪及众多杨家子孙造就了“一门两院士,满门科教才”的家庭荣耀。

(未完待续)

编辑:赵琳琳  审核:小飞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