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黑龙江日报】新思路|汲取文化力量 讲好新时代思政课
作者
赵岩
来源
黑龙江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4-08-19

分享

新思路|汲取文化力量 讲好新时代思政课

□赵岩

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指明方向。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以“力量根基”定位三种文化形态在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再次明确了文化赋能思政课建设的鲜明导向。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思政课底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其所蕴含的道德精神、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精神滋养和教育源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用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进而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使他们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核心思想的时代价值,有益于修正青年的道德认知,丰富青年的文化底蕴,提升青年的政治素养,增强青年的中国底气,这也是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题中之义。需要注意的是,用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思政课,并不是简单地移植,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积淀了无数宝贵典籍,教师要恰当选“典”、适当用“典”、适度讲“典”,要善于挖掘“典”中蕴含的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道德规范、哲学思想、审美价值等,启智润心,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重新解读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唤醒深藏在每个青少年血脉深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基因。让青年明确“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以革命文化培育思政课红色底色

革命文化凝结着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的光辉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的历史见证,也是新时代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革命文化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蕴含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深厚的人民情怀,是新时代青年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的动力源泉。思政课用好用活革命文化资源,既有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需要,也有革命文化自身力量的外部满足,还有反对各种错误思潮的现实需求。要让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红色血脉传承永续。革命文化是一部常学常新、百读不厌的智慧之书,如何将其融入思政课,为立德树人、培土固基提供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改变“填鸭式”教学,“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场景叙事、沉浸式体验的过程中聆听革命故事、感知革命文化魅力、体验革命文化力量,才能让教学内容红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思政课政治导向亮起来。要充分挖掘革命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要用好用活党和国家红色资源库,引导青年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力量。思政课教师要从历史、理论、实践多维度讲清楚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增强青年对党、民族、国家的自信和认同,发挥好红色文化以文育人的实效。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思政课活力

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了国外文化有益成果。它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需要,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本质要求,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和时代发展特征,反映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要求,充满正能量和感染力。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是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赋能思政课,有三点尤为重要。一是要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把握体系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两个结合”,深化对于文化主体性的理解,坚定文化自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故事,讲好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的新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理解“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学理和哲理。三是善用“大思政课”。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协同作用,用社会实践厚植爱国情怀,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启智润心,打造有深度有温情有力量有质感的思政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编辑:董昕瑶  审核:董昕瑶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