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校自第四次党代会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特色”为引领,以“国防底色、工信特色”为基调,以“船海特色、龙江特色”为特质,“五色”共谋,圆满完成第四次党代会制定的发展建设目标,科学制定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方案,船海核领域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在第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开设“奋进‘双一流’喜迎党代会”专栏,回眸5年来学校在党建、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发展建设成果,积累蓄势之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昂扬奋斗的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哈工程智慧和力量。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突出特色、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发展愿景,主动把握国家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机遇,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船海核领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四次党代会以来,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9人次,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士莪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
2022年9月6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公布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士莪同志获得该殊荣。我校成为工信部所属高校和省内高校首获该殊荣的学校。9月9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印发《关于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士莪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省教育系统向杨士莪同志学习。
为大力学习宣传弘扬杨士莪同志及其团队为国尽责、向海图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政治品格,矢志创新、攻关不怠、引领学科行业发展的科学精神,立德树人、甘为人梯、培养可靠顶用人才的崇高品质,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自觉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学校党委印发《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向杨士莪同志及其团队学习活动的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向杨士莪同志及其团队学习活动。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我校杨德森院士参加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成为我校首位获此殊荣的教师。杨德森院士是我国水声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水下矢量声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先行者,在矢量声呐、声隐身技术、辐射噪声测量、噪声源识别等方面取得多项开创性研究成果,为我国声隐身技术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2023年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年度颁奖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学校夏桂华教授荣膺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夏桂华教授是我国船舶数字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他主持了“总体方案及主要系统性能仿真验证评估研究”项目,研发了我国首套“船舶三冗余(DP3)动力定位系统”,研制了国际首套融合物理试验数据库和并行计算于一体的数值水池虚拟实验系统,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他主持开展船舶数字孪生系统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可喜进展。
2021年4 月 27 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动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我校水声学院孙大军教授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受到表彰。孙大军教授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型深海高精度超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应用于我国首台载人潜器“蛟龙”号等重大工程,打破了国外对水声定位技术的垄断。
2022年4月28日,全国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校船舶学院姚熊亮教授喜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我省高校唯一受表彰个人。姚熊亮教授带领团队发展攻克了海洋装备水动力载荷异常的难题,解决了我国海洋装备领域的设计技术、分析技术、试验技术等多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多项专利技术,自主研发数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专用软件,有力支撑了我国海洋装备的发展。
2021年1月11日晚,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大学生、最美高校辅导员》发布仪式在央视科教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我校辅导员、核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铁走上了获奖舞台。这是继获得“2019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后,刘铁接续荣获“2020年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
2019年9月9日,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船舶学院苏玉民教授喜获 “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苏玉民教授带领团队倾心打造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模块化特色课程体系,建成了全球船海领域课程体系最全、师资力量最雄厚、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最多的专业,为国内首个也是唯一海洋机器人专业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9月9日,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动力学院李玩幽教授喜获 “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李玩幽教授在船舶动力装置故障诊断和设备振动控制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并进行工程实践,率团队攻克关键技术发展中多个瓶颈难题,解决了10型百余套设备振动控制难题,为行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深入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出台“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成立党委领导下的人才工作专班,健全校院两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党委对人才工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强有力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学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和党委教师工作部,系统构建了大教师工作格局,统筹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了立体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完整的荣誉奖励体系、全链条的师德评价体系,努力培养“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新时代教师队伍。
学校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
校党委书记高岩为终身荣誉教授李殿璞颁奖
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姚郁为模范教师标兵教师代表颁奖
海纳百川,优秀人才引进呈现新格局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引才工作,始终把引进优秀人才、优化师资学缘结构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打造“兴海论坛”品牌,突出“以会引才”。构建“引才专员”机制,强化“以才引才”,压实学院和基层学术组织引才主体责任,全方位搭建人才招聘网络,利用引智基地、高端外专项目等,形成海外引才网络及热点引才地域图谱。5年来共引进高水平专任教师500人,2022年引进专任教师中海外及“双一流”大学学缘占比80.7%,领跑国内同类行业特色型大学。
第四届兴海论坛召开
厚积薄发,高层次人才培育取得新突破
学校着眼学科新布局,办学新增长点,引进了一批国际科学家和带方向、带队伍的领军人才。五年来,学校高层次人才汇聚效应进一步凸显,青年人才队伍蓬勃发展,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教师中,45岁以下占比超过65%,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9人次,新增高水平创新团队9支,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4人。
张阿漫教授(右一)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强化岗位聘用和职称晋升指挥棒作用
学校紧扣突出特色、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发展愿景,对不同类型教师针对性制定岗位约定书,引导教师分别瞄准国家战略和学校牵引性战略任务进行谋划,产出具有高显示度的重大成果。选拔“工学学者”56人,一批以院士为代表的师德高尚、教学和科研成绩突出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在立德树人、学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破五唯”“立新标”,通过职称评聘制度改革,逐步优化评审导向,分类设置评聘条件,全面完善晋升通道,构建了学校规划牵引-教师聘岗落实-评价考核监督-职称评聘支撑的教师职业生涯评价体系。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用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强化改革举措实效,实施“一院一策”,给予政策和资源支持。夯实校院两级资源快速落实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引进人才“一站式保障”清单,落实各项服务保障条件。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推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落地,不断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能力导向,聚焦问题抓根本,聚焦目标抓重点,聚合资源抓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船海核领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