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哈军工自创立以来的第62期学员,我心中的哈军工精神是勤勉自立,志存高远。
初入大学,便对这所将会陪伴我四年大学生活的学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开始试着去搜寻这个学校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哈军工,到后来的哈船院,再到现在的哈工程,这所学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延续至今。细细品味哈军工时期的校史,前辈们的作为让我感叹,先驱们的精神令我神往。
鞠躬尽瘁的杨士莪院士是我的榜样,他曾跟随家人辗转多地,并逐渐在心里埋下了科研报国的种子。1950年,正在读书的杨士莪感受到国家的需要,心中暗想:“参与海军建设既能完成报国夙愿,又能在国家建设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能胜任的岗位。”于是,他毅然报名参军,提前告别了学生时代。“莪”,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我认为这跟杨士莪院士的性格是很相符的。开先河,立标杆,杨士莪院士一头扎进实验室,夙兴夜寐,他不仅将埋头苦干,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亲自下海,环境艰苦,但为了了解实况,他乐此不疲,种种奉献,才有了我国水声事业的初步发展。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邓三瑞院长,作为优秀的共产党员,邓三瑞同志在船海科教领域辛勤耕耘几十年。邓三瑞同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计名利、两袖清风,是深受教职工爱戴的好领导,深受师生爱戴的好老师。邓三瑞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培养的优秀科学家,一生“为船、为海、为国防”,主持、参与了若干船海领域的“共和国第一”,被誉为“中国潜艇之父”。勤勉自立,凭借自身不断努力开拓先河,从不因一己之功而骄傲自大,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志存高远,为了国防需要奉献终身。这样的人物,才是我作为军工传人所需崇拜的偶像。
在21世纪,作为哈军工第62期学员,有时走在校园里,看向周围挺拔的建筑,回想当年哈军工时期的前辈们曾为了我国国防事业呕心沥血。在参观军工纪念馆时看到他们的笔迹和照片,不禁会想象他们忙碌在实验室里的身影,实验成功时的喜悦。
军工精神像一座海上灯塔,为在海上乘风破浪的工程学子照明前方的道路,指引前进的方向。当然,我们都是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的战士。虽然我的专业是法学,和我们学校的理工类专业有很大差别,但是,既然来到了这所学校,成为了其中的一分子,我就会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发扬军工精神。在法学领域,也有很多部分与海洋事业息息相关,例如海商法、海洋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知识产权法等。海洋事业固然要长足发展,但有了法律保驾护航,就能走的更远,让我们的国家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央,增强综合国力,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当你把追求放到自己的生命至高点上时,你就会觉得,什么困难都无法阻挡住你前进的步伐。
2022年的哈尔滨,一直被疫情笼罩着,大家忧心忡忡,工程学子虽渴望“自由”,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同学们克服困难,砥砺前行。同学们的大局观,展现了哈军工传人的精神之魂,值得赞叹。尽管哈尔滨疫情形势严峻,工程学子依然迎难而上,广大师生共克时艰,其中不仅包括我们的个人努力,更深远绵长的,是熔铸在哈军工传人心中的军工精神。我们坚信,疫情终会过去,哈工程必定会延续先辈们的辉煌。
人生被一连串的梦想支配着,梦想成全了人生。因为一个人有梦想,生命就有了交代,活着才觉得有意义。人生是对岁月的回眸,梦想是与岁月的较量,只要有梦想,就征服了岁月。勤勉自立,志存高远,这是我认为的军工精神,作为军工学员,我也会身体力行,无论是今后的考研、法考,还是参加工作,我都会牢记军工精神,将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带着梦想出发。尽我微薄之力,共筑军工强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