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军工精神学子说】秉鸿鹄报国志,做严谨求实军工人
作者
刘岩
来源
新闻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5-13

分享

我是哈军工自创立以来的第62期学员,我心中的哈军工精神是“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做爱国报国、严谨求实、敢为人先、本领过硬、踏实肯干的哈军工传人。

我从小生活在一座海边城市——青岛,熟知这座城市的历史,更深知海防的重要性。1897年11月14日清晨,棣德利发布登陆占领胶州湾的命令,德国迅速侵占青岛,在此之后,青岛多次被日本、国民党占领,直到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才真正回到中国人民手中。青岛有一座著名的景点:栈桥,从天空俯视,她像一把向海洋射出的弓箭,象征着一个民族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终于到2019年12月17日,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军港交付海军,正式服役;自此,中国成为除美国、英国之外,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双航母编队的国家。我的心里无比自豪,为国家科技力量的强盛而自豪,为不再受他国威胁而自豪。恰逢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高考,我立下志向,从事海军边防事业。在那时,我心里的军工精神是保家卫国,巩固海防;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在预料之中我幸运地来到了“当年军工圣殿,今日精英摇篮”——哈尔滨工程大学,成为了哈军工的第62期学员,并在这里求知求学。在这里,我更加体会到军工精神的内涵,不仅要心怀国之大者,更要在学校的学习中练就过硬本领,严谨求实,敢为人先,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哈军工的名称虽已更改为哈工程,但哈军工的精神未曾改变。这些精神蕴含在我们的校史里,体现在一代代教师的身上,并为一代代哈军工的学子传承。校史馆里记录着建校的艰难过程:在一穷二白的年代,朝鲜战事紧张,陈赓将军临危受命筹建中国第一所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军事工程师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担任教师,培养大批军事科技人才。先辈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以国家需求为号令,担当起建设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如今,尽管他们中的许多教师已经逝去,但他们的为国奉献的精神依然感召着我们。他们以另一种方式陪伴在我们身边,鼓舞着我们不断向前。图书馆夜读区对面的家榆仿佛是先辈对我们刻苦钻研的赞许;南体旁种下的杏花仿佛是先辈对我们健康成长的祈盼;济海湾的碧波仿佛是先辈对我们严谨求实、不忘初心的敦促;图书馆前火红的枫叶仿佛是先辈提醒我们赤诚之心,报效祖国。学子们不仅用清明在陈赓将军、《受命》铜像下的鲜花缅怀先辈,更用自己取得的优秀学术成果、兢兢业业地工作和奉献告慰先辈,传承军工精神。

“严谨求实、敢为人先、踏实肯干”鲐背之年的杨士莪院士给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1957年,杨士莪被派往苏联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进修,在那里他拓宽了眼界,也坚定了他在水声科学领域攻关的决心。回到学校后,他立即着手拓宽专业领域,建立了一个理工结合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在杨士莪的倡导下,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的水声专业诞生了。如今,哈尔滨工程大学创建的水声专业已成长为我国著名的水声科研基地和水声人才培养基地。不仅如此,杨士莪院士仍坚持为学生讲课、亲身参与恶劣环境的科学考察。尽管我对杨士莪院士钻研的专业领域不甚了解也遗憾于因疫情无法感受院士风采,但仍为其科研贡献、服务祖国的精神所触动。我的身边也有着许许多多追随着杨士莪院士的老师,他们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开拓创新,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之梦。犹记大一时的管理学的课程,幽默风趣、年轻帅气是我对苏屹老师的初印象,随着课程的展开,我才了解到这位讲课生动有趣、课下帮助同学解答比赛、论文疑惑的老师是入选“龙江学者”的青年学者,从事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将系统科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基础理论与管理科学相关理论相结合,针对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创新性的国内领先、国际前沿的相关研究,这让我感到了榜样的力量,也坚定了我在自己专业领域严谨求实,练就过硬本领的决心。

形势与政策课堂上,田朝辉老师这样对我们讲:“历经几代中国人的浴血奋斗、不懈拼搏,在你们这一代,终于获得了平视世界的机会,这是生而有幸,未来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要靠你们啦。”作为新时代的答卷人,更是一名哈军工的传人,继承哈军工精神,拒绝盲目躺平,学到真知识,练就真本领,坚持“三个第一”的价值追求,牢记海防使命,投身海防事业,服务国家战略是时代和祖国的要求。军工传人既是传承也是期许,哈军工精神不只有过去,还有现在和将来!

审核:朱虹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