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科研先行我建言】刘天森:需求牵引下船海核领域科研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作者
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 刘天森
来源
经管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5-30

分享

加强科研型人才培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重要论述的有力实践。2020年9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高校需统筹一流学科、一流师资和一流平台,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推进科技创新作出贡献。姚郁校长及多位校领导指出,我校作为“三海一核”领域具有突出办学优势的行业特色高校,面向“十四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突显科研先行的重要作用,聚焦服务海洋强国、核工业强国国家战略及前沿技术、高端人才急迫需求。通过主动谋划学科专业布局与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重点领域科研型人才培养速度。

2021年7月起,经济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团队深入调研船海核企业,明确了企业对我校科研型人才培养的期望与建议。根据我校科研工作总体精神、企业反馈及团队研讨结果,建议我校从以下方面加强船海核领域科研型人才培养。

一是全面把握船海核领域科研型人才需求趋势。我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方案剖析了面向“服务行业发展急需”的发展环境,着力打造船海核领域学科标杆,力求持续在服务行业急需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为此,具体建议如下:

1、从权变视角出发,强化“需求牵引”对船海核领域科研人才培养的驱动价值及对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价导向。首先,需明确船海核企业对科研型人才的需求倾向,通过对此类人才的特征进行画像,进而在专项工作、牵头单位及牵引性指标层面作出精准布局。基于此,通过把握船海核发展战略与科研型人才需求的结合点,构建“以需引供”的动态培养模式与政策保障方案。进一步,明确设立我校面向船海核领域科研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并构建可量化的子目标体系。通过建立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研院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及学院联合参与的协同机制,确保各项目标落实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

2、深化船海核企业导师制建设成效。在我校当前实施的企业导师制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三海一核”办学特色及服务国家与行业急需的教育发展战略导向,秉持创新思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原则,重点从制度创新、条件保障、成效评价等方面推进构建科研型人才良性供需关系。对此,建议充分调研学生的导师选择意愿,拓展科研导师与企业实践导师并行的“双导师制”实践范围,将“双导师制”贯通本硕博学生,全力推动“双导师制”对所有院系学生的全员覆盖。基于此,依托企业导师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融合,加强有利于学生理解船海核发展方式的科研活动。重点抓好三大平台建设,即科研平台、实践平台、创业平台,促进更多船海核企业融入我校协同育人载体。

二是完善以跨学科建设为支撑的科研型人才培养“全过程观”。理论层、方法层、绩效层视角下的具体建议如下:

1、理论层面,建议我校聚焦面向船海核科研型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设定。根据船海核领域对青年人才科研素质的期望,完善跨学科运行机制设计,将人才培养“全过程观”界定为“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环节,将其全面融入科研环节,并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与深度融通作为最终成效的评价要点,据此规划稳定的跨学科培养过程并设计科学的培养制度,着力于科研绩效的稳步提升。

2、方法层面,建议我校完善面向船海核科研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随着人才培养参与主体范围的扩展,能动者联动被视为促进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动力。依托我校办学特色,可尝试打造“科研推动、教师带动、跨学科体系拉动、行业需求驱动”的四轴联动育人模式,并依据实践成效进行动态调整。具体来说:1)建议根据船海核科研人才需求特征打造跨学院联合授课模式,将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理念推广至更多具有“三海一核”特色的专业,推动学生强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科研技能;2)建议组建具备跨学科素养与知识体系的教师团队,带动学生形成对自身专业的深刻理解与认知;3)建议将跨学科建设全面融入课程内容的精细化塑造过程,拉动学生对所学理论与实践前沿的突破性探索;4)搭建面向船海核需求的实训平台,驱动学生掌握跨学科教育的内涵及其如何在行业中开展应用。综上分析,这种主客体相融合的能动性开发模式将激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突出模式创新对科研型人才培养成效的赋能意义。

3、绩效层面,建议我校完善面向船海核科研型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价标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为科研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成效评价依据,由此,建议构建校内、校外双重考量体系。校内层面,在评价人才培养“全过程观”关键构成要素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三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学生“内隐”和“外显”学习效果的考量。校外层面,定期邀请船海核企业管理者对我校科研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重点突出对学生“硬实力”与“软实力”综合判断,从外部视角形成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思想道德素质、科研实践能力的系统评价。

审核:李颖超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