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郑莉:社会科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郑莉
来源
人文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5-20

分享

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科科研团队建设有所不同。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一直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实践,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团队建设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人文社会科学是否需要团队?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主要包括文史哲,它追求的是思想的独特性,任何一件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都是可以独立完成的。社会科学主要包括经管法,法学门类中又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我们可以进行理论探索、经验研究和对策研究。社会科学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尤其在经验和对策研究中,以问题导向的研究既需要前沿基础理论,也需要数据分析技术,甚至需要跨学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所以说,社会科学也是需要团队合作的。与工科不同的地方在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具有一定的松散性。

第二,团队建设的使命与目标定位。在学校“十四五”规划,以及“758”专项计划中,人文学院的团队定位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回应国防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撑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形成学校的人文社科品牌。在这一目标定位下,团队瞄准了三个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东欧与俄罗斯的社会历史理论、军事社会学和数字化社会治理,这三个重要领域支撑了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的两个学科方向。

第三,团队建设的三种模式。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拓展模式”,以中东欧的社会历史理论为例。团队从中东欧的哲学思想向外扩展至中东欧的社会转型理论,进一步外扩形成关于中东欧与转型中国的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比较研究。也就是从单纯的一种哲学思想外扩到社会历史理论,再到社会政策与制度的比较。在这种拓展模式下,团队科研依托的是黑龙江省中东欧与俄罗斯思想文化交流基地。团队近几年主持了相关国家社科基金的重点和一般项目5项,签署出版了5套丛书,共40部著作,同时获得4项省社科的一、二等奖。在教学方面,我们开设了精品通识课程,设立了“林中路”品牌学术讲坛,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极大反响。育人方面,团队培养的学生获得南风窗调研中国一等奖。在疫情期间,老师指导完成的“新冠疫情下在俄华人与黑龙江疫情应对”的智库报告也获得相关部门批示。

团队建设的第二种模式是“全链条模式”。军事社会学是近年来团队成员结合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共同打造的一个特色方向,分为科学研究和政策咨询。在科学研究方面,既有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中观层面的组织研究,以及微观层面的行为分析;政策咨询上则包括相关部门的战略先导研究计划、相关产业政策研究,以及退役军人社会适应与融入研究等等。团队目前翻译出版了《军事社会学》译丛10卷本,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合作,在《思想理论战线》开设社会学专栏,相关领域的智库报告获得了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批示。

团队建设的第三种模式是“学科交叉模式”。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管理,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因此,我们将数字化社会治理作为学科交叉模式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结合文文融合、文工融合,团队在乡村振兴、县域治理、智慧城市、人口健康、生态保护等多个议题上展开研究,服务黑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这一模式依托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复、工信部主管的《智能社会研究》期刊的平台,同时团队与清华大学的县域治理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社计未来”团队合作,开展相关的数字化社会治理研究;与此同时,团队承接了省人社厅、民政厅、卫健委、退役军人事务厅等相关厅局的智库服务研究。在教学方面,团队依托国家级新文科项目“数字化社会治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计未来”团队的吕鹏教授、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的吕鹏教授一起建设计算社会科学的虚拟教研室;同时为学生开设Stata、Python等系列数据分析课程。在育人方面,本科生参加中国农业大学数字社会调研获得一等奖,研究生参加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生论坛也获得了一等奖,这是团队在学科交叉模式下取得的建设成效。

第四,团队建设的制度与文化。由于社会学学科建设起步比较晚,至今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因此,团队建设一直采用大师引领、同行合作、成员协同的制度。团队先后聘请了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苏国勋、杨宜音和陈婴婴三位重量级先生,先生们在科研和育人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与同行合作方面,我们聘请了两位在数字化社会治理方面很有建树的青年专家,与团队成员一道致力于龙江的数字化社会治理。在成员间的合作方面,团队成员定期举办学术午餐吧和影视人类学沙龙等学术活动,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与信任,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团队文化。

在育人理念方面,团队秉持“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理念,以“学”为基础,坚持“师徒制”,老师通过读书会带领学生进行经典阅读,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调查带领学生从经典到经验,从书斋到田野。对于社会学来说,“产”不仅是产业、行业,还指真实的社会生活。正是在广泛的经验调查和走向田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真问题,做真科研。

总之,团队成员坚持将学术与家国同运的从实求知精神,努力培养经世致用的卓越人才。未来,团队将继续坚持科研先行的理念,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积极探索科研育人的新模式与新路径,努力实现科研、教学与育人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