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杨飘萍:围绕国际生命健康领域重点、难点、热点开展科学研究
作者
杨飘萍
来源
新闻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5-19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对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材化学院无机功能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团队聚焦总书记“四个面向”中的“世界科技前沿”和“人民生命健康”,紧紧围绕国际生命健康领域几个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开展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研究,在育人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发展形成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基本形态。

一、科研育人,团队与个人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团队根据不同时期发展的需要,分批引进多位优秀博士毕业生,成了以团队负责人为核心,以教授和副教授为中坚力量,以讲师为新生代力量,含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的创新型研究团队。团队科研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育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青年人才基础扎实、学源和职称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和发展潜力。研究成果推动了团队的发展,实现了团队与个人的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青年教师发展良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团队6位成员论文他人引用数超1000,成员盖世丽教授已接近“高被引学者”阈值,青年教师已具备冲击高水平人才项目的基础。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无机功能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团队以“新工科”建设思路为指引,从0基础的启发式创新→科研素养的提升→前沿领域下的持续探索,遵循学生科研能力发展规律,秉承“科研启蒙-科研拔高-科研深耕”的育人理念,开展了“强根基-重扶持-报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校“三海一核”特色,充分考虑新材料在“新工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才培养中着重强调创新思维及工程实践能力。聚焦前沿需求,通过纵向科研能力的深度培养,形成“T”型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了一批科研创新型人才及行业应用型人才。

青年教师协同创新“谋合力”,科研实验“硬件”和“软件”支撑力度大,依托学院“学术导师-企业导师-科研导员”三方协同机制,助力学生的科研成果及专业知识的转化实践。团队教师因材施教,激励创新,强调学生应形成以创新研究为主的思维模式,鼓励优秀学生“谋定科研方向,争当创新典范”。通过“领头羊”效应,带动学生的科研热情,形成一条“树标杆-立典型-强引领”的科研育人之路。同时,团队教师以“树三观-立志向-强信念”为思政教育之本,强化学术自律、学术诚信、学术道德和学术风纪建设,构建科学观,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科研育人全过程和各环节。

学生培育成效显著,指导本科生获双创立项10余项;硕士生获国奖11人次,获奖占比达1/3;共培养7届博士生,获“洪堡学者”2人,学会优博提名2人,青年托举工程1人,哈工程优秀博士生论文4人;4人晋职教授,7人晋职副教授。

二、合作共赢,坚定不移走合作化发展之路

团队坚持使命引领,聚焦四个面向、科研先行,凝炼了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面向生命健康领域,开发纳米荧光探针及研制新型光学诊疗体系,实现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和靶向“精准治疗”;二是基于双碳背景,研制新型水下电池和船舶尾气低温脱硝催化剂,为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团队通过科技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合作开发、技术交流等方式与多方展开基础科研及应用技术合作。

在校内,与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陈玉金教授展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开展先进材料研究,近年来合作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11篇,在人才培养上两课题组互通有无,严把科研育人质量关。

在国内,与中科院林君研究员、南方科大权泽卫教授等开展新型光学诊疗体系和模式研究,合作发表大量高水平论文,联合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顶,并联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要项目。在对外合作方面,与国际名校学者如南洋理工大学赵彦利教授、汉堡大学Wolfgang教授、悉尼科技大学金大勇院士等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联合申报科技部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培养“洪堡学者”2人,博士后1人。

在临床转化方向,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临床应用研究,探索“医工结合”科研育人之路。在产业化方面,与烟台普罗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实现了癌胚抗原发光检测试剂盒的产业化,助力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二次创新”,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我国自主技术替代,产生了一定经济效益。

在合作化科研发展之路的探索中,团队也逐渐摸索出了“高效”合作的实践经验。科学研究的本质特性决定了科研合作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共同的目标和期望是保持合作长期有序开展的关键。其次,合作过程的正规化和专业化是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最后,及时有效地沟通及相互信任,是科研合作的润滑剂。团队坚信,在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合作必是一种常态。

基于以上合作研究,团队在相关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0篇,共被他人引用20000余次。两篇顶级期刊论文引用均超过1000次,对我校“化学”和“材料”两个学科ESI排名起到支撑作用,团队负责人多次获评“全球高被引学者”。研究也推动了相关领域材料合成方法学的发展,为材料应用提供了材料和理论研究基础。

三、新阶段发展思路

尽管团队过去十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国际、国内科技发展形势的变化,团队急需多方面的提升。作为一支基础研究型为主的学术团队,团队要坐“稳”、坐“住”、坐“牢”基础科研冷板凳,解决真正的科学问题,实现Nature、Science、Cell及子刊突破,进一步提升国际学术前沿引领力。

团队也将从个人层面、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及社会服务多个方面探索,个人层面要实现国家人才项目突破,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人才培养方面要将青年人才“扶起来”、“用起来”、“树起来”;团队建设方面要形成流动与开放、激励与竞争的管理机制,具备可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发项目的能力;推动校院、校企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服务国家及龙江经济。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