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牵引,依托学校“三海一核”办学特色,重点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军民融合”战略加强系统谋划,有针对性地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培育新兴科研方向。
一、服务国家国防战略的着力点
依托大数据与商务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加强与工信部、国家海洋局、国防科工局等部门沟通联络,围绕船舶工业及海洋经济、船海工业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开展战略性研究与服务咨询项目。
依托俄罗斯乌克兰研究中心,围绕冰上丝绸之路、寒地经济、极地经济领域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承担政府部门委托项目,推动国际合作与专家引智工作,发布咨政报告。推动极地技术与装备‘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为国家部委在极地领域制定战略规划提供政策建议。
服务“东北振兴”战略,依托黑龙江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中心,聚焦龙江创新发展领域开展战略性研究与咨政工作。深化与龙江政企部门合作,开设特色研究生班和专项培训,培养体系契合龙江干部队伍建设、企业家成长计划与企业家精神塑造。
服务“军民融合”战略,依托青岛首批重点智库——军民融合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等领域,争取更多成果获采纳应用,为地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咨政建言。
二、学院学科内涵发展的聚焦点
学科专业布局上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围绕学校“三海一核”主体学科,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目录下布局“船海工业经济与管理”目录外二级学科,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围绕“新文科”理念,培育新专业方向。
课程体系设置上支撑学校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哈工程南安普顿联合学院建设及工科专业工程认证工作,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与工程经济决策》、《技术管理与技术创业》等课程。结合“新文科”理念与时代需求,面向大数据与商务智能管理、大数据与金融科技新专业方向,打造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结合“船海核”特色,开设跨专业跨学科的特色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上与海军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开展学生联合培养工作,完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实施高层次精准式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依托实践基地和校政、校企政合作部门,扩大兼职导师队伍规模,构建“双师”教师培养模式。探索本科生跨院系、跨院校联合培养模式,创办“大数据与金融科技实验班”、“大数据与商务智能创新班”,加大特色人才培养。此外,与船企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等开设国际班,并拓展中长期国际交流项目。
师资队伍建设上主动开展人才引进工作,特别瞄准学术领军人才,组建引才青年小队,赋予引才职责,逐步建立稳定的人才引进基地。组建青年科协,着力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对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给予重点支持,培育一批特色研究团队、若干学科交叉研究团队。
学科发展平台建设上以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AMEA认证)为切入点,开展中国高质量商学院认证,为AMBA、EQUIS和AACSB等国际认证奠定基础。面向新学科、新专业及新科研方向,建设大数据与商务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与金融科技实验室,带动新课程建设,并成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及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培育基地,提升学科与专业建设水平。
三、学院在“一校四区”中的战略布局
哈尔滨本部持续优化现有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学生多元化创新成果的产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和“东北振兴”战略,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深化与龙江政企部门合作,开设特色专业硕士研究生班和专项培训班。
“烟青海”基地组建一流师资队伍,围绕船海领域开展学术型人才培养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依托“大数据与商务智能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在“烟青海”三地培育“民参军船海企业信用智能评估”“船舶供应链安全与稳定性”等新兴研究方向,开展与学校“三海一核”主体学科紧密结合的前沿学术研究。面向海洋强国、军民融合与“船海核”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产出高质量智库成果,为行业和地方政府提供有效的决策借鉴与智力支持。结合地方需求逐步扩大专业学位办学规模,着力在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方面持续完善,在所在办学区域形成“哈工程”品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学院“十四五”开局年重点工作
围绕“大数据与商务智能管理”等新兴科研方向,推动高水平国家级科研项目稳步增长,力争产出更多具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持续推进大数据与商务智能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并初步建成大数据金融科技实验室,支撑学科专业发展。重点培育“大数据与商务智能管理”、“大数据与金融科技”等专业方向班等。
师资建设方面,推进教师队伍规模增长,优化师资结构,有力支撑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国际合作方面,新增稳定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通过引智项目带动师资和科研团队国际化。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论证“船海工业经济与管理”目录外二级学科,推动CAMEA高质量商学院认证工作。
依托现有智库平台积极对接国家部委和地区政府,推动智库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获得领导批示,扩大智库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