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课程思政如盐在水,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外语系研究生公共英语教研部将价值引领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作者
谷雪
来源
外语系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1-08-10

分享

日前,在外语系举行的精品课程思政大赛上,研究生公共英语教研部教师周薇薇向全系教师展示了她主讲的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英语)》的引言写作部分。她讲解学术论文引言的撰写原则与写作规范,助力学生追踪国际学术前沿理论应用发展,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正确引用文献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要恪守学术道德;在文献分析中引入海事文献,激发学生海洋强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写作练习中建构引言逻辑框架,提升学生学术表达的高阶性。将思政要素融入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赢得了在场教师们的普遍好评,周薇薇获得比赛特等奖,被推荐参加黑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外语系举办“做精品课程思政”活动,以党史学习促进外语学科建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做好做牢课程思政实践。研究生公共英语教研部16位教师全部参与其中,将“立德树人”与“铸魂育人”有机结合,注重课堂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满足研究生专业成长发展的需求,提升研究生的思想境界与爱国情怀,形成国际化、全球化视野,具有大国情怀与格局。

创新党史和理论学习 锻造教师队伍“主力军”

教研部党支部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讲党史创新故事,提升研究生英语授课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强化教师的育人能力。教师们在授课时适时将党史故事融入课程教学,将鲜活的党史资源转化为直入人心的育人力量。在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与主题党日活动中,“课程思政”是高频的研讨主题,教师们轮流做主题发言,请专家讲党课,探讨课程思政融入要素和具体实例,探讨让课程思政“如盐在水”、“润物无声”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学习研讨,明确研究生英语的思政目标,就是以党的精神谱系中的科学精神和文化价值为导向,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做有深厚文化根基、恪守科研诚信的研究生。据此提炼出课程蕴含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科研诚信、文化自信等价值范式,创新多方位、多层次的课程思政教学框架。

教研部教师承担全校研究生的公共英语课程。自2017年起,教研部负责人梁红带领教研部全体教师启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不断学习,探索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挖思政要素,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重设评价体系,经历课程的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从混合到融合再到化合,现初见成效。已获批教育部项目1项,完成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校教改项目3项,出版教材两部。教师们不断探索所授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仅2020年,教研室5位教师完成4门课程的校“七育人”课程思政项目研究,其中一项被列为重点项目。2021年,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英语)》被列入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建设课程之一。

发挥课程特色 细化教学目标 聚力课程建设“主战场”

教研部根据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需求,防止研究生英语课程与本科课程同质化,构建了以学术英语为主,语言与文化为辅的课程体系。依据各门课程特色,挖掘知识与价值的关联,细化知识、能力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必修课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英语)》主要讲授英语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目的是提高学生学术英语表达能力和思辨力,提升学生的学术诚信和科研素养;选修课《英语国家社会文化》主要讲授英美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

教研室全体教师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育人目标,通过定期培训、学习和集体备课,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在集体备课时,教研部教师为我的“标题写作”部分教学设计方案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议,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更能突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他们养成严谨的学术态度,也让我收获很多。”孙淑娟说。为了使思政要素有效融入各个章节,老师们在备课阶段大量阅读文献,查阅相关资料,并向其他院系的专业老师请教,使让课上分析的学术文献文本更具标准性和代表性。

教研部在课堂之外,积极开创第二课堂,拓展学习空间,通过创建“英语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的志愿服务品牌等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推进“三全育人”格局构建。

“线上+线下”融入思政元素 筑牢课堂教学“主渠道”

教研部的老师每个秋季学期都要承担200多学时的教学任务,面对来自不同院系的新入学研究生,他们要思索适合新生的课程思政要素,以此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紧跟国家发展和国家需求,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为突出学校“三海一核”特色,教研部梳理了具有船海核特色及其他相关的中国最新科技发展的文献中的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紧跟国家发展,时时更新。在神州十二号飞船发射成功后,老师们在课堂导入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讲解“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所用到的核心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思考“神舟十二号”的“十二”英文是用阿拉伯数字还是罗马数字,以此让学生明确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数字表达惯例。实现知识与育人的完美融合,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

教研室在线上教学中也融入课程思政的要素,扩大课程育人功能的辐射面。2020年教研部获批校研究生在线课程建设项目,梁红与周薇薇、杨红、姜辛歆和阮亚妹5位教师在团队全体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录制完成慕课《学术交流英语》,上线智慧树和学堂在线国内平台,并入选教育部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学堂在线国际版,成为我校目前入选国际版的5门课程中唯一的语言类课程。

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线上慕课每节只有5至10分钟,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优秀的传统文化等思政要素有机融入,在教学中以慕课为课堂导入,盘活课堂教学活力,提升教学质量。《学术交流英语》在线开课仅一学期,校外选课人数已达1500余人次。下一步,教研室将继续完善学术英语的慕课制作,针对博士生的科研需求,制作、上线更多专业课程。

外语系研究生公共英语教研部秉承“如盐在水,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使同学们感受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激发科技报国的热情。教师们矢志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自觉践行育人使命,把价值引领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编辑:谷雪  审核:谷雪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