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李晗生:坚持兴趣所在 投入科创实践
作者
李晗生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0-11-23

分享

刚刚步入大学的同学们可能对创新创业有莫大兴趣,亲身参与的时候却一头雾水,各种科技社团五花八门,各类科创课程眼花缭乱。在经过了走马观花般的体验后,到了大三大四仍然难找到自己想坚持的方向。我参加过科创比赛,并获得一些荣誉,自2016年成立水下机器人创业公司,至今已走过四年时间。个人认为,创新创业的方向选择有时比方法更重要,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作为切入点并提早投入,长远看来其收益甚至能够持续到硕博士的阶段,甚至成为属于自己的大型科研项目。

一、船海为创新切入点,拒绝“假大空”

工科尤其是船海、航空航天、建筑等学科领域的同学们,可能担心所学专业的体系过于庞大而几乎无法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但实际上,创新创业项目也可以做小做好,比如用于大型船体清刷的水下机器人、大型船体舱室专用空气净化器、小型的水质监测无人船等等,这些项目是服务于船海领域大型设备的一个部件,它们的可操作、可实现性较高,这种体量是一个学生创业团队能够实现的。

二、从低端创业开始,投石问路

我和团队最初参加“海洋航行器大赛”等科技创新比赛时,题目都是水下机器人之类的复杂项目。后来成立公司转向创业时,我们选择了最简单的零件——船模玩具及教具。深度科技团队从承办“2015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的船模竞速项目开始,开发了专业级的船模拼装及比赛教具,同时还配套完整的授课、教学、竞赛体系,衍生出了“海上对战”、“海上丝路”、“海上阅兵”等多种产品科技树。从创新到创业并不是一气呵成的,选择从相对简单、易操作的项目开始创业,要比直接把高端科创作品投入产业化更容易一些。

三、以低端养高端,形成资金链

要用低端、成熟产品的利润来支撑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在刚刚创业的两年,我们将大量售卖船模教具的利润投入了高端产品的研发资金中。第一个高端产品是“潜水员推进器”。它是一种水下的“电动自行车”,能够使游泳及潜水者以超过世界冠军两倍的速度在水中航行,也是我们团队在本科阶段的技术能够实现的最高技术产品。我们于2016年、2017年参加各类科创比赛,验证制作的两代“潜水员推进器”样机是否完善,为了亲身测试其使用性能,我们专程前往大连考取了潜水员证件。2018年,产品的市场化版本才定型完毕,并衍生出了潜水娱乐版、水上救援版等推进器。

四、市场需求导向,摆脱工程师思维

许多理工科出身的人,习惯用理性的、量化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容易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在处理问题时,首先在大脑里寻找已有的信息和经验,找到与问题相匹配的模式,才得出好的办法,这是工程师思维,容易忽略发展变化着的现实情况。最初,我和团队成员参加过许多科技创新比赛,追求项目的“高性能、高水平”等标签,导致产品早期样机性能过剩,成本过高,脱离了市场真实的需求。最终在成员们亲自体验潜水,并与国内相关领域有经验的人进行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才诞生了符合市场、廉价且耐用的潜水推进器产品。

五、锻炼成员水平,不断挑战新高度

团队成员步入硕士、博士的研究阶段后,创新创业项目也在不断地向“高技术、大规模”进行升级。海洋牧场智能水下机器人系列产品在刚刚立项时就是“市场导向型”产品。在大量调查了海参捕捞潜水员这一行业的不足后,团队才决定研发可以替代人力的水下机器人。成员们将积累的符合市场的技术融入到了产品里。例如多波束声呐能够在昏睡中探测并辅助捕捞生物,但是其昂贵的价格使水产养殖场望尘莫及,为解决这一问题,团队使用“水下视觉增强技术”探测水下生物,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

六、展望未来,决定方向

随着创新创业项目的深入开展,团队积累了资金、技术和渠道,并反馈到自身的科研生活中。我的硕士毕业论文课题就用产品的测试数据来进行论证,并且科创项目为我将来的博士研究计划带来了极大启发。希望各位同学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时,选择与自己科研方向一致或相近的项目,这样可以事半功倍,集中做好一件事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益。

作者李晗生,船舶学院研究生。在校期间,曾获工信创业特等奖学金、“挑战杯”全国二等奖、“互联网+”全国银奖、海洋航行器大赛特等奖、中俄(工业)创新大赛冠军等荣誉。于2016年9月2日创立哈尔滨深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团队是“哈船众创联盟”发起者之一,已加入“哈工程校友企业联盟”。

审核:谷雪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