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6个创客故事启迪创业梦想
——对话“黑龙江省青年创业奖”获得者
作者
学生记者 s317040212 周诗楠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7-10-12

分享

日前,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办公室印发《关于表彰省级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和个人、青年创业奖的决定》,我校校友王天、于欣龙、唐滨、李冰、李涛,以及在校学生黄湘庭荣获第五届“黑龙江省青年创业奖”。让我们走近6位创客,展示他们从一名学生蜕变为企业家的成长历程,讲述他们创业过程中迂回曲折的奋斗故事。

唐滨:珍惜大学时光,明确创业目标,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你会少走很多弯路

唐滨,04-612班校友,研究生期间组建千元软件工作室。2015年,注册哈尔滨千帆科技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6年9月,代表公司向学校捐赠12万元,设立千帆虚拟现实创新创业基金,支持母校学生创新创业。

研究生期间,唐滨创办了千元软件工作室,研发人员均是在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依托大学生创业联盟,以“虚拟注册,实体运营”的方式推动发展,千元软件工作室开始正式对外提供软件开发服务,客户由校内扩展到社会,由个人客户升级至企业客户,业务涵盖管理系统、科学计算软件、互联网平台、移动APP软件开发等十余项服务。

2015年2月,唐滨注册哈尔滨千帆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全职人员10余名,完成了从“千元”到“千帆”,从虚拟到实体的转变,公司业务模式也从软件外包服务转型升级为产品研发销售。

当笔者问及母校的大学生创业联盟对唐滨来说有怎样的意义,他说,“第一,大学生创业联盟给创业者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创业氛围,同时也搭建了一个平台,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创业的机会。第二,大学生创业联盟给创业者提供了很多创业所需的资源,比如提供启航活动中心的独立办公室,让创业者有了“根据地”,同学们才能够更好地运营自己的公司。第三,大学生创业联盟会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进行创业管理培训,引导公司走向正轨。第四,校团委也会通过支持大家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方式,鼓励大家将竞赛与创业相结合。让同学们通过竞赛培养自己的能力,从而为创业打下基础。”

李涛:走出校园,也不要忘记你的母校,那是你梦开始的地方

李涛,08-0341班校友,励道天下儿童运动体系创始人。2008年考入我校轮机工程专业,2009年末创办校跆拳道协会,2015年正式注册黑龙江励道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从大学开始,李涛就开始在校外做兼职教练。毕业5年,他已经是5家跆拳道馆的老板了。一路走来,坎坷荆棘遍布。经费紧张的时候,他的银行卡里一分钱都没有,但李涛没有放弃。他说,“毅力是跆拳道中最重要的因素”。

大四那年,看着同学们都在忙着应聘面试,李涛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想到自己曾经为跆拳道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想到孩子们的笑脸,他决定说服老师和家人,毅然决然地坚持下去。

如今,跆拳道馆的生意很好,很多人都是冲着李涛“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的身份来的,学员们喜欢这个说话和蔼可亲、教学规范的教练,家长们喜欢这个谦恭有礼、谈吐得体的大学生。李涛说,“我知道每一个学员的名字、年龄、性格,他们在哪儿读书、学习好不好,我也知道”“我教给学员的,不仅是技术,我还教给孩子们如何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让他们将跆拳道礼敬师长、专注认真的精神带到生活中去”“我要不断提升自己,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做不一样的跆拳道馆”……

于欣龙:只要永不言弃,你一定会有所成就,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靠自己

于欣龙,05-713班校友,被媒体誉为“机器人爸爸”,中国第一批将Arduino引入中国的资深“创客”。2005年考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9年获得保研资格,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哈尔滨奥松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于欣龙原本是一个热爱艺术的年轻人,后来进入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工程实践,对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进入实验室进行深入的学习,并参加竞赛积累实战经验,而后开创先例,休学创办自己的公司。

在很多人眼里,他是男神,是学霸,是技术宅,更是个传奇。他用最廉价的电路板和电烙铁,创造出热销的机器人控制器。短短几年时间,他白手起家,如今已是成绩斐然。

“学好课本知识对创业有很大帮助吗?”很多大学生都有着这样的疑问。创业初步成功的于欣龙对学弟学妹们说,“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要注重学习,学业好是创业的资本。”同时,他也认为,创业者需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另外,创业团队的成员需要相互弥补缺点,才能够将公司做得更好。

王天:不要小瞧你的“鬼点子”,要敢想敢做敢推广,梦想是创业的指南针

王天,04-715班校友,毕业于我校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加拿大Carlton大学博士后。2013年3月,王天创建了哈尔滨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涉及特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机器3D视觉等多个领域。

自学生时代起,王天就对科技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高三时,凭着对机器人科学技术的痴迷,他自学基础理论,组装了灭火机器人的原理样机,并且获得了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三等奖。

大一,王天利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自动化学科的主要基础专业课程,技术水平很快在同学中脱颖而出。他还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与研究资源,获得了许多大型比赛的奖项。这些成绩,让王天顺利获得了保送直博的资格。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王天主动承担起实验室的技术普及与传承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科技创新经验,指导学弟们学习前沿技术,提升研究能力。

技术上的不断成长,伴随着眼界的不管开阔,王天开始思考未来的人生选择。投身科研院所,留校任教,亦或是加入国内顶尖的科技公司?这些选择对于出身书香门第的他,都显得理所当然,但是王天心底里总有一丝不安的悸动,用他的话说,他有着一颗“跳动着的创业之心”。

2013年,王天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从承接工厂的自动化生产项目到自主研发,王天总是恰到好处地击中市场需求。目前,公司发展到了新阶段,除了工程项目的承接,王天瞄准了一个新的市场——人体外骨骼。王天认为,创业者应当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强化基础,时时关注时代的动向,才能够把握社会的需求。

黄湘庭:有想法就去实践,别怕失败,年轻就是资本

黄湘庭,12-712班校友,哈尔滨万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2012年进入机电学院学习,大三时组建团队研发3D打印机,目前为在读研究生。

近两年,我校3D打印工作室可是名气不小,它的创办者黄湘庭更是校园里的名人。别看他还是个在读研究生,他的公司已经创办两年多了,每月的销售额达十余万。在他的带动下,几十名大学生加入他的团队,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有了稳定的市场,但在创业之初,他的团队只有一千多元的资金。他和团队成员挺住了“饿死”的风险,将创业坚持到底。作为一名工科生,黄湘庭技术过硬,但却缺乏销售和管理的经验,他说服来自经管学院的同学加入团队。为了促进产品的销售,他们奔走于学校周边开拓市场。起初,只有零零散散的订单,后来,随着工作室知名度的提高,渐渐地书店、中小学、俱乐部等都成了他的客户。

在公司小有成就的同时,黄湘庭的学业同样不逊色,“怎样才能权衡学业和创业之间的关系呢?”很多同学都因为怕影响学业而对创业望而却步。黄湘庭说:“学业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学习的时候就要全身心地投入。我一般是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创业的,少打一分钟游戏,就能多一分钟进行创业活动。”

李冰:零模仿,零复制,做独一无二的科技创业

李冰,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自动化工程研究所副所长。2011年,创立哈尔滨恒誉名翔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9月,创办哈尔滨米米米业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自动化博士竟然盯上了大米,这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李冰却认为,深入认识本学科、本行业,才能更容易地发现行业需求。博士毕业后,李冰一直致力于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究。2012年,他开始了一项水稻烘干设备改造的工作,因此接触到了“胚芽米”。

经过查阅资料,李冰发现,胚芽米又称“活的大米”,营养含量高于普通的精加工大米。当前国内的大米研磨技术无法保留完整的胚芽层,高端胚芽米的生产技术仍属空白,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面对良莠不齐的国内胚芽米加工市场,李冰心中涌动着一个创业冲动:“我要凭技术研发出一款先进的‘胚芽米’加工机械,实现‘纯胚活米’的国产化。”

李冰带领团队成员摒弃了原有的大米研磨技术,另辟蹊径研制出一款适用于胚芽米的研磨机器,目前,他们创造的研磨机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胚芽留存率也高达95%以上,技术水平超过了日本、韩国等国家。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