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逐梦“航模人”
——记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获奖团队大学生飞行器创新工作室
作者
学生记者 周诗楠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8-11-02

分享

2018年9月25至29日,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CADC2018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举办,我校大学生飞行器创新工作室参加的6个项目比赛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并在模型水火箭助推航天器项目中,成功实现了对模型的全程自动控制,成为全国唯一达到此要求的团队,赢得了众多参赛对手的赞叹,也创造了他们在CADC赛场上的最好成绩。

成绩的取得来源于飞行器创新工作室奋斗精神的代代传承,背后是是队员们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本期让我们走近航模队,走近这群“航模追梦者”青春与奋斗的故事。

十年磨一剑

在学校11号楼,有几间明显不同于“哈军工”建筑风格的小屋子,因其由落地窗包围而成,常被人们称为“玻璃房”,这便是大学生飞行器创新工作室的所在地。这几间面积不大的小屋子里,陈列着飞行器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记录了航建学院学生科创团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讲述了航模爱好者科创研究的点点滴滴。在这间屋子里,摆放了许多航模队以往比赛用过的航模,一个个航模,流线型的机身、舒展的机翼,诉说着科技的魅力。

“有的是大一时学长带着做的,有的是参加过国家级比赛和世界级比赛的……”队长黄晨昊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每一个航模作品,甚至清晰地记得它们是在哪一年被制造出来,以及这些外形相似的飞机在功能上的细小差异。“这些航模很多都具有实用性,这个飞机可以将水袋从地上带到空中,还有这一个可以装上摄像头捕捉影像。”

大学生飞行器创新工作室于1994年成立,隶属航建学院,建立之初便以鼓励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为初衷,给热爱飞行器的学生们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空间。20多年来,航模队身经百战,参加国内外各类大学生科创赛事百余项,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鸟飞人大赛意趣类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培养了一批潜心科研、求实创新的优秀学子。2004年起,航模队每年都会参加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10多年来从未间断。2015年,工作室被赛事组织方授予“十年磨一剑”特别纪念奖,以表彰社团长期以来对我国航空科研类模型领域作出的贡献。

“十年磨一剑”,剑锋所指,即是一代又一代哈工程航模人,对梦想的追寻,对科创事业的不懈探索。

薪火相传 弦歌不辍

一个国内高水平的大学生航空模型活动团体,辗转在每一年CADC的赛场上。一支有着20余年成长经历的学生团队,刷新了多次校内外记录。在赛场上,他们展现了风采;在蓝天中,他们展翅高飞。

航模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源于队员们对团队文化即“航模精神”的认同,这便是“敢于担当的责任、吃苦耐劳的品格、精益求精的标准”。“航模精神”也是航模队代代传承,勇攀高峰的法宝。每年招新时,工作室的老成员都会将这“法宝”传承下去,黄晨昊说:“每年不知道有多少人,看着炫技的大佬们,望而却步。又会有多少人,抱着‘我与航空航天没有关系’的想法,封存了自己内心那颗热爱航模的心,能来到航模队的每位队员都是认同‘航模精神’这一团队文化的。”

每年在对新成员培训时,个人梦想的价值与团队精神的传承是新队员必上的一课。社团从一开始便着重培养成员的创新意识,为年级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了与其角色对应的培养方案,鼓励社团成员以梦为马、踏实奋进、合作创新。“我们每天都会对大一的成员们进行培训,从简单的航模制作,再到程序编写,甚至会有针对性地为新进成员开设一些有关航模技术的专业课程,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发挥他们在团队中的作用,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黄晨昊介绍说。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每一个加入工作室的成员都怀揣着对天空、对飞行的向往,这是他们的梦想。而大学生飞行器创新工作室,就是他们梦想起飞的地方。从尝试航模飞行到熟练掌握飞行技巧,从改进航模部分结构到整体的设计创新,走出的每一步,都是社团成员们追逐航空梦想道路上的里程碑。而从团队的角度,正是这些小小的里程碑,让工作室在一代又一代追梦者的传承中发展壮大,在时间的沉淀中焕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正是一代又一代航模人最真实的写照。为了梦想,为了比赛,早上,他们见证着军工操场太阳的东升。夜晚,他们又在十一号楼与繁星为伴……队长黄晨昊笑着说,“我们工作室最难的一个项目叫做‘一公斤’,团队成员为了完成目标,付出了许多努力,在我们队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公斤’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比这更难的!”每一个被突破的难关都会成为他们日后为团队打气的资本,而这些看似轻描淡写故事,背后凝结了“航模人”的汗水与智慧。于他们而言,通宵的技术攻关是“日常操作”,连续的高强度训练亦是家常便饭,队员们每天起早贪黑,参与飞行器设计制作的每个步骤,从初期的方案研究到技术论证,再到大规模的试验飞行及定型训练,每个突破都是无数个夜晚共同奋战的结果。项目取得了进展,他们一起欢呼;执行遇到了难题,他们冷静应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航模人”一起进行技术攻关,一起见证作品技术的更迭。

积跬步而行千里,为团队、为梦想前进的他们,仰望星空,脚下的每一步,都是如此的坚实有力。

决战红寺堡

梦想需要知识的沉淀,实力需要实战的检验。在CADC的赛场上,队员们面对困难沉着应对。水火箭助推是本次大赛的新项目,队员们对此技术完全陌生,只能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一步一步自主研发。在一次试验过程中,设备突然炸裂,由于炸裂声音过大,在场的每一个人耳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经过一天的恢复,全队无一人掉队,队员们继续投入研发与试验中。

比赛开始前,队长对各项工作仔细安排指导,确保赛前准备切实有效,在比赛过程中,各项目组成员紧密协作,从设备搬运到技术帮助,繁忙且紧张。九月末的宁夏,风中已带着阵阵凉意,可连日备赛的队员们,往往为了进行最后的场地调试,吃不上饭,顶着寒风,在试飞场、工作间,一开工便是一路匆忙,直到深夜……赛场上风云莫测,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随时会出现,9月26日比赛结束后,队员们在检查设备时,发现一个项目组的飞机出现故障,已经完全无法使用。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比赛,队员们必须利用一个通宵的时间重新做出一架飞机。这一整晚,所有参赛队员都没有休息,他们借着旅馆走廊内微弱的灯光连夜赶出了一架新飞机。最终,他们克服了重重难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梦想,为了团队,每一个人都有着充实且幸福的模样。

比赛是对团队实力最好的检验,参加模型水火箭助推航天器项目的队员们,用一年多的时间,研发出了飞控软件,实现了对模型的全程自动控制,成为唯一达到此要求的队伍,证明了哈工程“航模人”的实力。模拟搜救项目是我校的优势项目,今年也再一次不负众望,斩获团体银牌。赛场上,队员们团结一心、沉稳发挥,机组飞手周展平在飞行器突发故障的情况下,依旧保持冷静,最终取得了全国第四名的佳绩,赢得了在场观摩高校队员的热烈掌声。

科研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大学生科研创新更是如此。但是梦想的大门永远为努力拼搏的人敞开。20多年来,大学生飞行器创新工作室一直致力于飞行器的创新设计工作,丹心铸剑、求实创新,取得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绩。成功的背后,是日积月累的技术沉淀和奋力拚搏。20岁的他们,怀揣着对天空的向往,为科创事业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一个个航模,一段段故事。在蓝天,更在心底。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