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黑龙江工程师学院职业资格衔接研讨会暨第三届龙江产教融合研讨会在校召开
作者
赵琳琳
摄影
王一勇
来源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龙江工程师学院
点击数
270
更新时间
2025-06-25

分享

6月24日,黑龙江工程师学院职业资格衔接研讨会暨第三届龙江产教融合研讨会在校召开。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高广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玉新,哈尔滨商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大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长远,黑龙江工程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柏森,黑龙江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霍慧出席会议。百余位黑龙江省属部属高校和高端智能装备产教融合育人联盟企业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参会。

赵玉新在致辞中指出,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黑龙江工程师学院依托哈工程办学三年以来,首创职称贯通机制,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咬合”;深化“四共四通”模式,创新构建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和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的培养机制;突破“产教隔阂”壁垒,近200名教师、千余名研究生“沉浸式”入企,帮助企业攻克500余项技术难题。他表示,学校将与省内兄弟高校、龙江企业深化合作,集聚科教、产教优势,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希望各联盟单位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速产教供需对接,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共同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卓越工程师,为龙江振兴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广宏、赵玉新为黑龙江工程师学院首批通过考核认定并获得工程师职称资格的学生代表授予证书。

优秀毕业生代表李吉特分享其在黑龙江工程师学院定制化专班培养期间的经历与感悟。他表示,校企汇聚资源优势,为他提供丰厚的学术储备,增长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未来将深耕动力制造领域,助力龙江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企业人力资源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人力资源部主任刘宗瑞表示,学院职业资格的衔接不仅体现了教育模式的探索创新,更打通了未来卓越工程师成长快车道,为产业创新引擎注入新动力,企业将持续深入参与学院的建设,为优秀学子开辟广阔的职业发展通道。

哈尔滨工程大学龙江工程师学院有关负责人围绕学院的探索与实践、贯通的路径与方式等方面分享黑龙江工程师学院首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工程师职称资格认证工作经验。

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等27家高校、院所、企业代表上台签署《2026年黑龙江工程师学院定制化招生培养专班共建协议》。

经单位申请、高校推荐、联盟秘书处审核、省教育厅批准,决定同意黑龙江北大荒垦征农机装备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加入黑龙江高端智能装备产教融合育人联盟。赵玉新为联盟新任理事成员颁授聘书。

赵大伟、王长远、刘柏森共同发布并点亮黑龙江工程师学院2025年联合培养专业实践课题,为龙江校企协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助力。

在龙江产教融合经验分享交流报告会上,广东省佛山、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佳木斯大学等省内5所高校,围绕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办学经验、以实践成果申请专业学位、首批省内黑龙江工程师学院定制化专班建设经验等作主题报告,为黑龙江工程师学院开展校企定制化培养工作提供创新思路和优秀案例参考。

在专业教育与职称资格贯通圆桌研讨会上,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原子能研究院等省内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齐聚一堂,共同围绕人才培养评价贯通、考核标准制定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工程师职称资格贯通核心问题开展交流。

编辑:赵琳琳  审核:吴丹丹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