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4日,学校举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黑龙江工程师学院首届研究生毕业典礼,133名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开启扎根龙江、实干报国新征程。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宋迎东,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程爽,党委常委、副校长赵玉新,校党委副书记李荣生,黑龙江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霍慧出席典礼。党委常委、副校长赵玉新主持典礼。

宋迎东在致辞中表示,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产业升级,创办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黑龙江工程师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探索构建了哈工程特色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育人模式。他对毕业生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追求卓越,以匠心锤炼过硬本领。希望大家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脉搏,在工程科技领域中精耕细作,锤炼过硬本领,矢志攻克关键技术难题,让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成为国家强盛的坚固基石。
二是挺膺担当,以赤诚践行国家使命。希望大家传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担当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在科技报国的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
三是勇于开拓,以远见绘就时代蓝图。希望大家始终保持对技术的敬畏之心与创新的澎湃热情,以技术创新赋能科技突破,驱动产业升级,让卓越工程师的价值,在服务国家战略的伟大实践中熠熠生辉。

程爽表示,近年来,黑龙江工程师学院在服务龙江发展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为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人才培养主阵地提供了坚强支撑。她对龙江高校、企业和学生提出三点希望:一要瞄定国家所需、龙江所要、未来所向,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聚焦深海深空等领域急需领域,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二要坚持服务发展,结合龙江“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挥国卓院和龙江院资源、平台、人才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和人才培养,为加速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为龙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三要强化使命担当,希望同学们树牢科技报国志,成长为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赵玉新主持毕业典礼,并介绍了学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黑龙江工程师学院的建设情况。


程爽、李荣生分别为黑龙江工程师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优秀毕业生颁发证书。

赵泯玮、李吉特、王薇、史嘉伟、马弘章代表全体毕业生向母校敬献国内首艘船级社入籍的寒地纯电动智能内河船舶“领航之星”模型。李荣生代表学校接受献礼并为校友联络员颁发聘书。“领航之星”动力系统由我校杨晓涛教授带领多名黑龙江工程师学院首届学生与企业人员共同组建的校企联合研发团队设计开发,解决了极寒地区纯电力推进系统高效运行问题,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的无人航行、智慧船舱等技术也助力领航之星成为多个国内第一。

校内导师代表、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杨晓涛结合带领同学们“沉浸式”入企的经历,从黑龙江工程师学院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校企双导师指导创新机制以及三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等三个方面分享交流。
企业导师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技术副总师咸婉婷回忆了学生们从学生成长为工程师所经历的历练与蜕变,并送给学生三个“职场生存锦囊”,即保持“空杯心态”、主动解锁“跨界技能”、守住工程师的“初心底线”。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毕业生李则灵、黑龙江工程师学院毕业生马炳成分别代表毕业生发言。他们回忆了校企联合培养的经历,表达了对母校、企业培养的感恩之情,并表示今后无论身在何处,都将传承发扬哈军工精神,在祖国需要、龙江需求的岗位上拼搏奋斗,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当年军工圣殿,今日精英摇篮……”毕业典礼在全体毕业生唱响的《校歌》声中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