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文明办开展的2025年度“龙江好人”活动第一季度评选揭晓,我校船舶工程学院院长倪宝玉教授、水声学院刘凇佐教授荣登敬业奉献类“龙江好人”榜。

倪宝玉带领团队成功攻克冰载荷高精度预报难题,建立了冰-水-船耦合分析方法,精度较国际常用规范提升10%以上,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等大国重器研发设计。他还与团队研发了全国首个极地气垫破冰/运输平台,入选“十三五”国家科技成果展。相关成果荣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黑龙江省首届专利金奖、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科学奖等。倪宝玉始终紧盯国际学术前沿,致力突破国际同领域前沿难题,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高速水射流破冰方法,全球首次实现了风-浪-流-冰全耦合试验,相关成果发表在流体力学顶刊。作为中方技术代表,他与英国、芬兰等国15家单位,联合申报获批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作为随船科学家航行北极航道46天。2022年当选英国皇家造船工程师学会会士,2024年当选英国海事工程及科学技术学会会士。倪宝玉发挥船舶与海洋工程A+学科特色优势培养船海领域一流人才,承担《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等一批一流课程,在B站开设“宝玉老师的第二课堂”,打造互动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获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黑龙江省教学名师等荣誉。

刘凇佐始终扎根水声通信与海洋生物声学技术领域,潜心科研攻坚克难15载,带领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深海设备回收领域领域自主创新,研制万米级声学释放器,让中国有了能打开深海之锁的国产钥匙,助力国产万米深海着陆器坐底万米之深的马里亚那海沟。他在水声通信技术前沿领域深入探索,首次提出基于海豚叫声的水声通信算法,发表了该领域的首篇SCI论文,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仿生伪装水声通信技术理论研究体系,引领该方向的研究。他独立完成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水声通信标准协议JANUS的仿真与实现工作。作为世界首个具有全双工通信和组网能力的水声通信机研制的核心成员,他带领团队潜心研制,实现水声通信同时同频,助力中国水下声通信开启“5G”时代。刘凇佐始终工作在教学一线,将前沿科学研究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培养了“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挑战杯”等超一流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人才,先后指导了20余名硕博留学生,担任主席举办中巴海洋信息技术研讨会和培训班,搭建了常态化的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