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2025年黑龙江省级教学名师评选结果,我校5位教师入选,分别为航建学院教授吴林志、智能学院教授刘志林、经管学院教授苏屹、数学学院教授樊赵兵、核学院教授薛若军。

吴林志,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先进复合材料及结构力学性能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教学项目,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奖励一等奖4项。其主编课程配套教材获批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培养学生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人次、洪堡学者荣誉称号2人次。

刘志林,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相关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各类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5项,出版教材、专著各4部。曾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等各类奖项。培养学生在全国各类机器人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四、省内第一。

苏屹,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管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国家级一流课程,省优秀教师,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首席专家。主持国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和国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6部。曾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10余项。指导学生获国家一级学会优博论文、省部级优秀学位论文、“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诸多奖项。

樊赵兵,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代数学相关教学科研工作。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现主持国家一流课程、省级本科一流课程和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各1门。曾获中国侨界贡献奖二等奖、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概念的工程意义和数学定理的工程应用,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数理基础。

薛若军,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负责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负责人。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主编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所负责《核工程虚拟仿真实验》的课程建设成果在国内高校推广,被应用于“一带一路”国际核电领域人才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名师培育,多措并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以系统性思维构建科学化、精准化的培育体系。通过精准“画像”遴选培优对象,实施个性化成长方案,推动校、院、师三方协同发力,打通教学名师成长通道。未来,学校将以更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丰富的资源支持和更前沿的培育模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