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喜迎党代会 创新争一流】“红色电波”工作坊打造三向维度育人路线图
作者
刘涛
来源
宣传部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3-04-13

分享

编者按:学校自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创新文化理念为指引,着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喜迎第五次党代会召开和建校70周年之际,特开设“喜迎党代会,创新争一流”专栏,展示5年来以及当前学校各学院矢志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生动实践和突出成效,营造敢为必成、开放合作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良好氛围,带动全校师生以更加突出的业绩、更加奋发的作为迎接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祝贺‘红色电波’创新文化工作坊成立运行。建设实践育人基地,打造世界一流赛事,培养行业拔尖人才,都将为引导青年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发挥积极作用。”

近日,在哈工程“红色电波”工作坊的揭牌仪式上,哈工程信通学院2003级校友、国家“深潜英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唐嘉陵通过视频连线送上祝福、表达祝愿。同样送来祝福的还有中电科集团第29所高级工程师、型号副总师毕升,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主任,“E唯”协会创始人之一的王松武等知名校友和老专家。

作为工作坊牵头人、信通学院党委书记王锐亮明工作坊目标:点亮红色基因,探寻、开辟一条造就心怀国之大者,可堪民族复兴大任栋梁之才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不久前,以“红色电波”命名的项目入选教育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以新思想铸魂,让“兴趣+能力+使命”育人链条环环相扣,“红色电波”工作坊的三向维度育人路线图也随着工作推进越来越清晰。

三个维度,即纵向深度上着力探索以产学研创融合为特征的新课程构建,贯通实践课程、科创项目和创新竞赛,打造课赛一体化创新实践平台,丰富菜单式创新金课体系内容,为学校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贡献重要的“创新实践板块”;横向广度上加强与兄弟高校、院系名师以及企业合作,不断拓展服务主体领域国家战略的“协作育人圈”;在思想厚度上,立足国家需要、学科历史、冠军团队文化挖掘,进一步探索凝练具有工程特色的“总师”文化,以红色基因贯穿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全过程,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

累厚度: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铸魂

“红色电波”工作坊logo

“红色电波”项目能得到教育部认可和学校支持,与当前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密不可分,也与学院人才培养导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相吻合。“红色电波”名字的灵感源于哈军工红色基因和学院电子中心实验室首任主任郭志的事迹,他曾任彭德怀元帅机要秘书,从半部电台到“红色电波”,始终践行军令如山、对党忠诚、报效祖国的精神。

建立工作坊最初想法,是王锐9月份到信通学院任职履新后,基于对两支学生科创的冠军队伍的调研考察。

2001年,信通学院成立学生科创社团——E唯协会和信通科协。“E唯”面向全校学生的控制模型科创实践,信通科协面向学院学生的电子系统科创实践。

“E唯社团初建时,教学基地就为学生无偿提供两个实验室,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和实验设备。”2006年,时任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的王松武将获评不久的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了集约化设计建设,腾出中心更多的实验室用于开放、创新,全力支持“E唯”和信通科协发展。

2019年,E唯再获世界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

E唯“总教头”刘文智、李海波10年的时间里,从未有过连续休息两天的记录,兴趣浓厚的学生们常常通宵玩科创。凭借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内心热爱、教师担当负责,两个学生科创社团在20年的发展中各类大奖拿到“手软”:世界水下机器人大赛两连冠、7年蝉联中国机器人大赛无人机项目冠军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Intel杯”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TI杯模拟专题邀请赛”等各类赛事冠军。

不仅荣誉无数,科创社团还逐步凝练探索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法宝”——以赛促学,其提出的口号也从“玩中学、学中玩”进阶发展为“只学不练假把式,只练不赛花把式,赛出水平真把式” 。

“二十年的积累,这些冠军队走出的优秀学员,很多人都走上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岗位。”王锐认为结合冠军团队典型经验的挖掘和学院科创育人传统,通过使命引领的融入,可以对全校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一次“再升级”。

多部门共同论证红色电波工作坊建设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部署。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狠抓五个行动方案落实、落细、落地,全力推进人才培养转型升级。学院党委深刻认识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以创新文化为魂,以能力提升为根,以打造“红色电波”工作坊为抓手,致力把哈工程崇尚创新的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历时半年的梳理,“红色电波”工作坊在宣传部的支持下,协同本科生院、国际处、校团委等机关部门,共同论证建坊理念思路:以学生科技创新冠军团队为研究对象,聚焦兴趣+能力+使命一流人才培养路径,通过红色基因贯穿拔尖人才成长的发力点,形成使命引领下的创新育人生态圈。

为此,工作坊也提出了鲜明的标语:红色电波、使命必达。

拓广度:大师引路构建进阶式创新文化讲堂

杨德森院士作客“红色电波”创新百问栏目

“电子信息类研究很广泛,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聚焦,我们学校服务的是‘三海一核’领域,我们要在擅长的领域深耕下去,要站在科技前沿,解决国家急需,服务海洋强国建设,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圆桌旁,E唯协会学生代表们与杨德森院士热烈交谈。作为”红色电波”工作坊《创新百问》栏目代表专程拜访院士着实让学生们兴奋。

《创新百问》栏目就像一粒石子投进湖里,在学生们的心里泛起了层层涟漪。名师引路式的交流,思想内容常常超出学生的预期,让他们对服务国家战略和练就过硬本领的信心倍增。

以名师名家的魅力和服务国家战略的情怀感染学生,这是工作坊开设《创新百问》的用意之一。工作坊已经邀请到了信通学院、自动化学院、水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骨干教师以及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兄弟高校的专业教师共同聚焦创新、协同发力。

名师高屋建瓴的引领,让学生们接上了“天线”,而博士二十大精神宣讲团的现身说法,让学生们有了身边人的激励。

博士生王世豪走进本科生中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

3月16日,21A楼3058房间,博士生王世豪走进本科生中间,用平实有力的话语,结合自己研究的通信对抗技术方向,对党的二十大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主题内容进行了案例式的生动讲解。同步现身的还有2015届校友、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奥博,他通过线上连线讲述了求学期间的科研创新经历以及毕业后主持研制完成3型水下航行器的宝贵经验,同时鼓励师弟师妹将所学所用与祖国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让青春绽放光彩。

“我们不仅邀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的“四进”宣讲团成员谭琦、张学超老师对宣讲内容进行把关,还得到了学院课题组的大力支持”,红色电波工作坊成员、博士生宣讲队指导教师曲直说,学院电磁频谱认知与管控团队团队、无线电定位与智能对抗团队、遥感信息智能处理团队等课题组分别联系服务国家重要领域的知名校友12人和博士生一起为学生成长“铸魂”。

11名博士生线下宣讲,线上录制精品微课,将二十大精神宣讲得“地气”十足。截至目前已开展的15场宣讲,在学生中引起广泛热议,受到学生好评。

“从现在起,我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为服务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2020级本科生李辰骥说。“我学会了如何将专业知识以更生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大家,我将继续努力,为推动通信专业的发展和我国电磁频谱空间安全作出更多贡献,”2022级博士王世豪说。

“通过大师引路和朋辈激励,将个人理想、专业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目前学生反馈效果不错。”王锐表示工作坊后续会持续推进建立兴趣培养、能力训练、使命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文化育人体系。除继续推进“创新百问”栏目激发兴趣外,工作坊还将推出“对话冠军”聚焦问题、办“科创茶座”涵养文化,不断挖掘夺冠意志品质,传承创新志趣,增强服务国家需求的硬核本领。

挖深度:铸魂工程扎根在学生能力提升上

于蕾(右二)作客工作坊组织的思政元素进课程研讨会

新工科课程建设的先锋于蕾副教授,近期频频作客工作坊组织的思政元素进课程研讨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于蕾副教授的新课程对于促进创新人才提档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红色电波”工作坊提出:铸魂工程只有建立在学生能力提升之上,才能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一定要将根扎到一线教师课程建设中。学院院长窦峥汇集学院师资力量,全力支撑工作坊各项工作开展,他表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之需,国家所需,更是学校学院发展建设的使命所在。

为什么扎根一线课程,工作坊成员举了下面的例子。

做一个双路信号发生器,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经常遇到的题目。以往做这类科创项目,很多学生在接受简单基础知识的培训后,就在专业知识“东翻西找”的自学中磨掉了兴趣和信心。

但在于蕾所讲授的新工科课程——电子技术与创新中,学生可以系统学习到制作双路信号发生器所要掌握的FPGA、运算放大器、ADDA转换等实践知识。学生既能完成今年上半学期学业,又可以在接下来的8月份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现了课赛一体化,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课好讲、学生爱听、能力提升的快。

这门课目前虽然只是作为试点在未来学院开设。但信通学院正在以于蕾的电子技术与创新课程为范本全力论证全校“电类”大类平台课——电路电子Ⅱ的课程建设,并将课赛一体化作为课程建设重要举措进行推广。

“一旦形成推广,面向的就是全校电类学生。” 王锐表示,只有把我们要挖掘的“总师”文化,冠军团队科创文化和学校、学院发展转型的节奏密切融合,融入到提升学生能力的一线课堂中,我们才算找到铸魂工程最有力的发力点。

作为课上教学的拓展、延伸,工作坊同时扎根学院原有科创平台,并推出 “波波讲堂”品牌网课。三位资深创新指导教师会通过录制创新实践网络课程讲解各类学科理论以及大赛知识,确保学生核心能力得到训练提升。当然,这份网络课程里的还隐含了一份铸魂清单。

编辑:霍萍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