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长将风物放眼量 玉汝于成始为新
——记自动化学院赵玉新教授为学、为师的赤子情怀
作者
霍萍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8-06-22

分享

2018062215490417.jpg

赵玉新,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先进导航与海洋智能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我国新型船舶导航系统副主任设计师。目前兼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国家导航技术专家组专家。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检索收录35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申请美国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9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两部专著入选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文俊院士主编的“智能科学技术系列丛书”。

在茫茫大海上,如何让各类舰船准确地辨识航行方位?如何让各种海洋平台、海洋装备能够精准地感知运动姿态?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如果说作为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体现中国智慧的“指南针”,是开启大航海时代的标志性技术,那么现代航海导航技术,对于新海上丝绸之路文明的形成,实现海洋强国梦,则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如今不到40岁的自动化学院赵玉新教授,正带领他的船舶导航“国家队”,在惯性导航技术、航海导航系统技术以及海洋环境测量技术等方向上取得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突破,为船舶和海洋平台装上具有“中国精度”的“眼睛”。

长将风物放眼量,玉汝于成始为新。作为一位“80后”青年学者,赵玉新教授不但坚定而专注地带领科研团队矢志于中国船海导航事业,为茫茫大海上的舰船导航,更是悉心为学生的成长尽责引路,深深的海洋情结、报国情怀与赤子之心,在教师这一职业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一身强军志气:为海防提供具有“中国芯”的跨代惯性导航装备

2018年4月12日,南海阅兵场,当一艘艘装有光纤陀螺惯性导航设备的人民海军新型主力战舰驰骋海疆、威武挺进之时,赵玉新和他的团队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这项荣获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成果,承载着整个团队历经18年锲而不舍、不懈努力而铸成的心血之花。它的问世和广泛列装,彻底改变我国海军30余年来依赖传统机械式平台罗经进行导航的落后局面,将舰船惯性产品从机电平台式带入到光电捷联式时代。2000年,年轻的赵玉新进入“407”教研室,在我国著名舰船导航专家郝燕玲教授的培养下,开始了人生的科研之路。“郝燕玲教授极具前瞻性地瞄准光纤陀螺惯性技术领域研究,这在当时挑战巨大。”课题组几乎在无技术资料参考、无工艺条件保障的背景下,自筹经费开始了自主研制历程,早期参与这个项目的成员也只有寥寥几位教师。

那一年,只有20岁的赵玉新,干劲十足,一头扎进了光纤陀螺软硬件处理技术研究中。针对陀螺处理的FPGA芯片设计,他用了4个月时间攻克了一套团队中无人会用的国外软件,成功地完成了FPGA核心算法的设计和实现;对于陀螺信号的处理,他尝试引入小波分析方法进行滤波,取得了明显的降噪应用效果。那些年,他全身心投入在光纤陀螺原理样机的研制过程,很快就成为课题组能够独挡一面的技术骨干。

经历10年左右的时间,团队先后攻克了三轴一体光纤陀螺、高精度导航算法等一系列技术难点,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船用光纤陀螺惯性导航设备,并开始装备舰船使用。2014年以来,赵玉新又带领团队将光纤陀螺的制作工艺大幅进行改进,将核心技术不断升级,拓展其在水下、极区和气垫船等各种恶劣工况条件下的使用性能。现如今,团队研制的惯性导航设备已经大范围应用推广于多种型号主力舰艇,为海军导航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腔报国热忱:矢志于“用得上的科研”

在赵玉新教授眼中,“从事工科专业的高校教师,科研工作就是要始终瞄准国家需求,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信念,把科学研究与军队战斗力和社会生产力相结合,科研成果必须落地。”心怀满腔报国热忱、海洋强国使命感,在他近20年的科研历程中,牢固树立了“问题导向、学以致用”的科研发展理念。这一理念与恩师郝燕玲教授当年提出的“立所之本”一脉相承。

“科研一定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不能有半点马虎。”正是这种“一丝不苟、雷厉风行、敢想敢做”的作风,2005年,赵玉新再次紧急受命,承担海洋环境保障装备的研制任务。当时该领域在国内完全是一片空白,难度极大。他带领课题组成员一次次深入基地调研,了解用户实际需求,回来后反复推敲、充分论证,历经8年,终于研制出我国第一套海洋环境保障装备,解决了国防重大急需。并以此为契机,不断丰富科研内涵,系统性地开创了海洋仪器特色学科方向,2017年使我校仪器学科顺利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

事实上,从事高技术装备科研更考验科研团队的智慧和耐力。现如今,团队研制的每一型装备都是要经历5到10年,甚至更长的研发周期。这种从基本技术机理探索到原理样机、工程样机,直至最后型号装备的全链条科研,对科研人员的素质要求极高。没有强大的定力和耐力,是不可能做出“能用、好用、顶用”的实战化装备。

赵玉新和他的团队既没有“应该离基础研究近一点儿,离应用研究远一点儿”的盲目纠结,也没有“小富即安”的平庸牵绊,大家都在马不停蹄地将个人价值、团队发展融入到兴军报国的事业中。

一种海洋情怀:把导航产业做向国际市场

赵玉新常对身边的老师们说:“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海洋装备大发展的好时候,要珍惜机会,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曾说过一句让他的学生当场“热泪盈眶”的话:“我有一个理想,就是为祖国的航海导航事业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正是秉持这样博大的情怀,赵玉新并没有满足取得的成绩,而是以前瞻性的方向引领,主动谋划、乘势而上,带领团队瞄准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积极向产业化进军,服务社会发展和龙江经济建设。

2015年底,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赵玉新带领团队创办哈尔滨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科技创业不仅推动了“产学研用”创新生态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让团队已然成为发展导航事业,引才、用才的“聚宝盆”,吸引近百名包括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共同发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哈船导航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哈尔滨市首届科技创业奖,多种具有国际资质认证的导航和海洋装备陆续发布,并打开海外市场。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工作时,对团队取得的创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赵玉新从事产业化的初衷并非以获取丰厚的利润为终极目标,相比结果,他更重视过程,在产业化的征途中铸就一支极具能量的团队。他识人善用,在刚入职头几年,就有意识地在团队引才、用才方面“建言献策”,成为团队负责人后更是善于“用事业吸引人”,现已在团队里独挡一面的刘厂,当初就是被“师兄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不惜舍弃高薪工作留了下来。

这一人格魅力来源于赵玉新对导航事业的热爱和海洋强国的使命担当,默默地感染着他的团队成员和学生,让大家感到自己从事的是一项很有“奔头”的事业,个个干劲十足,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内化人心、外聚人气”的文化积淀。正如他所言:“今天我所取得的成绩,不等于个人的成就,而是团队和文化的成功。”如今,“诚信、专注、坚持、分享”的文化传承已深深地融入团队的每个人身上。

一颗赤子之心:最想做的职业,还是老师

今年3月,赵玉新的博士研究生刘磊在煎熬中终于等来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拿到offer的第一时间,她便迫不及待地向导师报喜,一大段感激的话由衷而发。导师也在第一时间回复她:“强烈祝贺!”

之前,由于不自信,刘磊并没有求学名校的“雄心壮志”。但在导师赵玉新和同门师兄师姐眼中,她一直都是“一定可以的。”赵玉新根据她的研究方向和特点,建议她把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作为目标。在她鼓起勇气投出一封封自荐信却石沉大海而备受打击时,导师给予强有力的支持、鼓励和帮助,让她重拾信心,终于等到了理想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一天。

学生眼中的他“非常谦和”,“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只要提出想法,就会受到重视,只要想进步,导师就会无私地给予帮助和支持,帮助推荐专业领域的“大牛”和交流平台,学生们每次有新的想法,随时去请教他,总会给出很多的建设性意见,带给学生们满满的正能量。

从教17年来,赵玉新满腔热忱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他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通过课后反馈,以及不同阶段学生特点调整授课方案;注重将科学研究理论与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将学生的视野由书本带入到星辰大海、带到科研试验场,以生动直观的范例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前沿创新技术。

“要有多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正适用于赵玉新。在不到30岁时,他作为多个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不到40岁,他担任研究所和自动化学院的行政负责人。“他就像陀螺一样,看不到他在休息。”他的同事说,任何时候找他,除了出差外,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实验室里忙碌,几乎没有节假日,“从春节到现在都还没有休息过。”因为经常出差,飞机上的碎片时间也舍不得浪费,抓紧利用飞行时间学习。经常是上飞机前向他请教一个问题,他下飞机后就有答案了。

当记者问“这么多身份,个人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时,赵玉新诚恳、认真的回答:如果只能选一个,还是更愿意回归到一名普通老师的身份,带好学生,做喜欢的科研,那是最简单、也是最幸福的生活。

编辑:胡莹洁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