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粟裕向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呈送《关于军事工程学院聘请苏联顾问的报告》,并草拟周恩来致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布尔加林元帅《关于军事工程学院聘请苏联顾问》的函,经周恩来副主席审批后于当日发出。
7月8日,苏联政府派出了以工程技术勤务空军中将瓦·依·奥列霍夫为首的四人专家组设计组来到北京,对总参谋部提出的建院初步方案进行论证和修订。
同年6月20日,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奉命从朝鲜前线返回北京,到中南海面见毛主席、周总理,受命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8月5日起,陈赓和徐立行等陪同苏联专家设计组飞往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进行了20天的考察。
10月4日,陈赓向中央军委呈送《关于聘请苏联专家问题的报告》,根据学院任务及当时条件,请求向苏联政府聘请50位顾问,以后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申请增加顾问名额,总人数为84名。每人工作期限为两年,到期轮换。
这批专家顾问携带家属来哈尔滨后,生活住房问题如何解决?
位于哈尔滨火车站附近的红军街86号,有一座“大和旅馆”,原为中东铁路宾馆,于1903年建成,1932年2月改建。1946年7月,东北铁路总局在哈尔滨成立,总局局长陈云同志、副局长吕正操同志都在此办公。
1952年9月15日,中苏两国发表《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公告》,定于12月31日移交完毕。于是,住在该楼的中长铁路原苏联专家开始陆续回国。
当时,先期到达哈尔滨的军工学院筹委会副主任徐立行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电告在北京的陈赓。陈赓得知这一情况后,赶紧向总理打报告,希望用这座小楼作为哈军工苏联军事顾问团的专用宿舍。11月5日,陈赓拿着报告找总理,赶上总理正在开会。中间总理上卫生间,陈赓拿着报告等在门口。总理一出来他赶紧递上报告,“请总理批一下吧,晚了怕抓不到手!”总理说:“什么事情这么急,连上厕所的时间你都不放过?”陈赓说:“你不是说让我抓紧时间建设军工吗?”总理笑着说:“你真有办法,找到厕所让我办公是你的一项发明,这应该写入你的自传里。”经周总理批示,该建筑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军工建院之初,1953年顾问团的第一批成员入住该楼。
从1952年到1957年,奥列霍夫是苏联政府援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第一任首席顾问。作为首席顾问,他从到中国几个大城市实地考察,从确定建院地点、方案起,就参与了学院的早期筹建。在学院校址选定、学院布局,办学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组织、条例制度、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写、研究生及学院教师培养、学员军政素质的养成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作为陈赓院长的首席顾问,可以说也是创建哈军工的拓荒者和奠基者。
从1953年4月至1960年8月,应聘来军工工作的苏联顾问、专家累计158名。他们为学院的建设,特别是在军工第一个教学周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席顾问奥列霍夫是顾问团的突出代表。按照协议,他早该回国了,但他一定要等第一批学员毕业,看看毕业生质量再走。他为学院的建设辛勤工作,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1957年3月27日,奥列霍夫顾问忙碌了一天工作,晚上在大和旅馆二楼的阅览室休息。不幸心脏病突发,经大和旅馆值班医生与哈医大内科专家全力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5岁。
奥列霍夫的逝世是中苏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巨大损失。学院在军工俱乐部礼堂后身的小礼堂设立灵堂、安放遗体。3月30号,举行追悼会。
以国防部副部长李达上将为首的中国国防部代表团和以尼米赫列布尼科夫炮兵上将为首的苏联国防部总顾问团参加了追悼大会。追悼会结束,灵柩由灵堂移至俱乐部西门灵车。
是日,预科全体学员停课一天参加追悼会。我当时在预科五期三连三排学习,我们预科第五期学员1600余人列队在军工俱乐部西面门口敬送灵柩。
我看见灵柩由军工警卫营战士抬着移除灵堂,送上灵车。按照中国习俗,灵柩前方设置有白色挽带左右各一条,李达上将、尼米赫列布尼科上将执挽带走在最前面,刘居英副院长、刘有光副政委等手执挽带缓步走在其后,场面异常肃穆、庄重。灵柩送上灵车后,我们预科各连依次登上卡车,一卡车装一个排30人左右,按预科11个连计1600人计算,约有50余台卡车送行。我们登车后列队整齐、神情严肃。
出殡队伍沿军工大门出发,路经东大直街、南岗秋林至博物馆,左转弯至红军街、中山路,到达哈尔滨飞机场。当时,哈尔滨机场在市内,是不大的一个军用机场,入口在现在省政府门前十字路口斜对面。
苏联政府派来一架安-14客机已停在机场。灵柩送上飞机后,飞机缓缓起飞,升空后,还专门围绕机场盘旋一圈,向送别人群致意,之后向北飞去!
我们静静地仰望着远去的飞机,目送着首席顾问乌·伊·奥列霍夫魂归故里,回到他的祖国和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