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不仅需要精湛的业务本领,还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陷入日常事务忽视理论提升,是导致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和U嘉辅导员工作室建立的初衷即是要解决这种困境,助力辅导员成为“懂理论的实践者,会实践的理论者”。
2015年12月1日,“和U+”辅导员工作室正式挂牌,这是学校第一个辅导员工作室,也是黑龙江省的第一个研究型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队伍因此有了自己的“基层学术组织”。建设至今,工作室成效显著,先后有5名成员晋级为高级职称、1人获得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3人获得黑龙江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1人获得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人获得全国高校网络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2项,发表论文68篇,出版专著13部,主编、参编“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获得省部级论文奖8项、全国高校网络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网络文化成果奖9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培育”研究成果被全国高校辅导员研究会在全国推广。
建设之初,“和U+”辅导员工作室即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研究内容、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模式探索为主要任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主要目标,发展至今共孵化出三个新工作室,分别是以网络思政微课为主要建设内容的慕德工作室,以辅导员理论研究能力提升为主要建设内容的致学工作室,以网络写作、网络舆情分析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娓娓网文工作室。在“和U+”的带动下,辅导员孙安斗成立听海扬帆工作室、学工部张彬成立了知行微思工作室。辅导员工作室成为了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助推器。
五年来,工作室稳步推进高水平发展、体系化建设,在科研体制机制、培养平台建设、工作方法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三方面较为成熟的经验。
一、靶向出击:以立体的举措提升育人信心
“文好题一半”,工作室重视科研选题。在工作室的育人实践中,聚焦国内外学生事务工作前沿进展,开阔视野,借鉴学习,并深化为相关研究方向。为克服个人研究的能力短板,工作室根据成员意愿、专业、专长、工作年限、职称情况组建多个理论研究专项小组,集智攻坚育人重难点问题,持续推进辅导员间的互鉴、互补、同进步;每月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的集体学习、交流活动,并定期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名师为工作室成员解疑释惑;工作室采取集体投票制度确定每学期的科研选题,目标确定后,各研究小组协同开展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申报,省部级以上课题申报,国家级、省级优秀论文评比等工作。
二、遵循规律:以创新的载体夯实育人内涵
以“思政微课程”为载体推进日常思政工作课程化建设。遵循网络时代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深入研究掌握青年网络社群亚文化特征,沿着“文化线”寻找学生网络社群,摸清网络空间中的社群分布情况、社群规模、社群熟度等“网络情报”,进而将纷繁复杂的辅导员日常思政教育工作按照门类特点整合成更加系统的“线上+线下”思政微课程体系,一方面改变辅导员工作碎片化、零散化的现状,促使辅导员工作更加系统化、模块化、专题化、科学化,另一方面促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微课程”系列在微信、抖音、易班、教育部大学生在线等媒体平台同时投放,团队专人负责与学生网友在线积极互动,拓展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广度和深度,延伸辅导员工作的触角和覆盖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017年,思想政治教育微课“五分信仰课堂”上线教育部大学生在线网站,微课观看量全网第一。
三、巧用技术:以特色的方法彰显育人能力
工作室一直致力于应用大数据技术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网络是一个充斥着多元文化、多层空间、多样形态的复杂虚拟世界,“管的住”网络空间就需要利用信息化的研究手段,为此,工作室数次邀请校内相关专家给成员讲授大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为工作室成员装备更多的“思考武器”。传统的研究方法往往将“采样分析”作为获取研究数据的主要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采样分析存在数据有效性不高、参杂个人主观情感等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样本思维转向总体思维,可以全面、客观、立体、系统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总体状况、网络文化、网络社群发展趋势,从而方便、快捷、动态地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细节,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数据支撑。厚积而薄发,量变引起质变,工作室成员经过不断的科研积累,大数据+思政教育的相关研究内容成功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成功申报工信部党的政治建设项目。
从数据中寻找普遍规律,从庞杂的理论中寻找科学依据,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耦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脉搏,和U嘉辅导员工作室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将一如既往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