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宽视野 打造辅导员能力提升平台
作者
刘正
来源
计算机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1-04-16

分享

如何提升辅导员铸魂育人能力,提高辅导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这两个问题在我辅导员工作中常思常省并贯彻工作始终。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学生的“引路人”,需要高超的本领。本领提升除了要善于反思总结,更要放宽视野,学习他人,而这正是“知与行”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室创立的初衷。

2017年“知与行”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作室创立,聚焦于服务省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跨校辅导员沟通平台、形成辅导员素质能力培育合力。成立至今,已经拥有一支涵盖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10所高校的精英辅导员队伍,并具有向省外辅导员队伍延伸的趋势。工作室核心成员主编的教材已经成为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以及辅导员入职考试必备参考书之一,累计发行10000余册,被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200余所院校高校辅导员所使用,受到省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被称为辅导员必备“红宝书”。工作室通过培训、参与素质能力大赛、定期交流分享经验等举措不断服务我省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交流和激发校际间辅导员合力。

工作室历经四年建设发展,探索总结出三方面经验:

一是选人要精,要将是否有“情怀”作为首要标准。辅导员职业是一份“良心活儿”,更是一份“党心活儿”,“知与行”工作室遴选成员的第一标准始终是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和情怀。秉承这个标准,工作室汇集了全国高校最美辅导员刘铁、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张希坤、黑龙江省辅导员年度人物车志远、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奖者刘国权等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养突出,且有志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省内优秀辅导员。2018年,为了解决全国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没有指导用书的实际问题,大家纷纷“自掏腰包”筹措出书资金;2019年,立足解决我省素质能力大赛没有题库的窘境,几位辅导员白天上班、夜晚熬夜集中出题,历时三个月初步打造出3000道比赛用题…正是这份对辅导员职业深厚的情怀,助推着工作室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辅导员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工作室成员们常放在嘴边的话。工作缺经验,工作室成立针对辅导员九项工作职责的专题培训小组,常规化、持续化、精细化开展职业能力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全省提供专题工作资源和培训人员预备库;理论缺体系,工作室通过专题培训、集中研讨、政策学习等多种形式,整合全省各高校资源,凝练特色,强强联合,形成专家化聚焦研究模式,依据自身专业及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专业知识,开展省级辅导员专项理论知识培训20余次,系统梳理辅导员职业相关文件汇编10类100项;备赛缺教材,《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指导手册》《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指导手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理论与实践》三本指导用书实现了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内容教材化,使得培训有教材可依…在一项项解决辅导员职业领域问题的过程中,工作室的成员们感受到强大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归属感。

三是培育要细,要将分“梯度”作为首要模式。针对辅导员职业等级——初级、中级、高级的不同特点,不同年限,从业的辅导员面对的职业问题和发展特征差异很大。工作室将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进一步课程化,分级探索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不同“梯度”,录制相应“网课”“微课”,为广大辅导员提供在线学习内容。2021年3月,工作室逐步推出四期精品线上课程,第一期课程《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新形势下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改革与应对策略研究》共有全国500多所学校观看,累计播放8000余次,广受好评;第二期课程《笔试王道,厚积薄发——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笔试及热点问题分析》,累计播放10000余次,多所高校组织辅导员集体观看。目前,工作室已初步制定了省内首套素质能力提升课程库,一方面用于强化骨干辅导员培训,引导骨干辅导员帮助新入职辅导员,形成“老带新”效应;另一方面结合培训教材,为后续探索满足不同层次高校、不同职业等级辅导员工作需求提供有力储备。在科学、有效的课程“梯度”建设中,工作室成员向着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稳步前行。

建立至今,工作室向着组织更加完善、功能更加丰富、影响更加巨大的方向快步迈进,在最近一次的工作室成员扩充招募中,共有来自省内外40余所不同高校辅导员主动提出申请;近期,工作室还申报了全国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课程。一路走来,工作室在“知”与“行”的过程中勤于思索、执于实践、善于总结,立足为我校、全省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工作贡献力量,始终立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努力。

编辑:刘涛  审核:刘涛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