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不断思考“如何定位学科、学院发展”的难题,巧用实招、高招实现学院发展建设。
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学院着力于为国育才进行人才培养,理清“变与不变”,坚持久久为功。智能学院去年的更名,以及近两年先后创办的机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新工科专业,就是着力于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也是学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任务。
学院将持续在服务国家、国防建设,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驱动下做好科学研究。围绕加紧推进海军新型作战力量能力形成的使命,学院重点支撑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关键技术供给和能力支撑。围绕远期支撑世界一流海军建设使命,学院重点开展包括面向未来作战舰艇智能化核心技术供给和战略科技创新。从学科内涵看就是解决极端海况条件下的导航、控制和智能问题。围绕支持龙江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使命,学院重点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近三年黑龙江省27项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学校承担的2项均为智能学院转化成果;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哈电集团在海洋智能装备领域的深度合作;力争在2-3年内实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
二、学科内涵发展的聚焦点学院以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为根本前提。坚持打造一支包含“学术大师、行业总师、教学名师、创新导师”复合交叉、满足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在此前提下,持续做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布局培育脑认知与机器视觉、量子精密测量前沿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以开展高水平的科研为根本支撑。大学的科研要走在前面,满足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要不断强化科研内涵的前沿性、基础性和原创性。学院未来科研发展的聚焦点在至少领先工业部门5-10年以上的技术领域。
学院以开展一流人才培养为终极目标。人才培养的聚焦点包括生源、培养过程、毕业达成和职业发展等。学院可成立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加速学生毕业5-10年能够快速成长。校友工作是一个抓手,还应该有更富有创新性的服务来支撑。
三、学院在“一校四区”中的战略布局学院在烟台重点发展电气工程学科,布局先进电力电子及其应用、大功率储能系统、智能电网等学科方向。在青岛重点发展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围绕水下智能技术协同创新工作站、海上试验场等重大平台建设,布局智能无人系统及集群技术、量子精密测量与新型海洋传感器等学科方向。在三亚,充分利用当地深海实验条件,加速推进技术迭代。
四、学院2021年重点推进工作在师资队伍方面,重点抓招聘、抓培养。建立以学科方向布局为牵引的引才体系,制定更加积极的引才措施和办法,充分发挥团队和学科方向负责人引才主体作用,推动形成一批“大师+团队+专职科研队伍”新型团队模式。成立新教师服务团队和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重点解决青年教师职业规划和职业能力提升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抓招生、抓培养。积极做好本科生招生宣传和研究生招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生源选拔工作。做好人工智能新工科培养方案的制定,进一步优化学院支撑的6个本科专业培养体系,加强一流课程、一流教材建设,重点推动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从满足于开设传统实验教学目的到构建智能创新平台的理念转变。
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重点抓结构调整和能力建设。强化引导教师瞄准重大需求、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基础做科研。出台学院基础加强支持计划、协同创新引导支持计划、重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科技成果转化推进计划,打造学院科研核心竞争力,构建学院科研创新体系和价值体系。
在文化传承方面,启动院史编撰工作。做好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教师学习院史活动,增强全院教师的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党建和制度建设方面,党建引领,制度保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到学院工作。通过制度设计做好教师评价和聘用。本年度高质量完成好教师第四轮岗位聘用考核工作。做好第五轮学院教师岗位聘用的方案拟制。
面向“十四五”发展,智能学院将坚持一流标准、敢于担当作为、敢于改革创新,为学院早日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