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从屠呦呦获诺奖看科创
作者
张一冉
来源
工学网制作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5-10-12

分享

把时间拨回一周之前的10月5号,还在欢度“十一”黄金周的我们被一条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与此同时“屠呦呦”、“青蒿素”这几个对公众来说并不算熟悉的词夹带着国人一直念念不忘的“诺贝尔奖”,迅速攻占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继2012年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

一周以来,从这位85岁的老人身上,媒体、公众、舆论发掘出了不少相关的话题讨论:无论是她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还是从老人在获奖后的采访中表示的“青蒿素研究获奖是当年研究团队集体攻关的成绩,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一句话展开的关于“既然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集体合作的项目,为何只有屠呦呦一人获奖”的质疑;亦或是因为青蒿素是用传统草药开发出的新型疟疾治疗药物的背景,让扰攘已久的中西医之辩再次甚嚣尘上;甚至是屠呦呦的故居已被改成亿元商品房,而以“屠呦呦故居”为词条的百度百科也得到了近400次的浏览……社会上爆炸般的讨论让这一现象无法不进入我们的视角。对于这些热烈的讨论,我们不多做评判和解读,因为这正是价值多元的社会之中所出现的舆情常态。

而站在我们的角度,细品屠呦呦获得诺奖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深意,却会发现正与我们开展的科创活动不谋而合。

科研的结果不能代替过程,工具不能成为目的。从电视的新闻报道上得知自己得到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未获院士、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科学家。这是因为,在屠呦呦眼中,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评价的一种手段,得到了它们的认可不能代替我们取得成就,也不能代替我们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难题,更不能代替我们为人类的福祉贡献力量。而正是这种坚持自己的学术方向,坚定自己的学术追求,坚守自己的学术信仰,才让屠呦呦结束了中国人身在诺奖之外对其望梅止渴的长期状况。在现行评价体系下,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数量同样是对大学生能力的一种认可,但我们切勿把这当作科创的重心甚至是大学唯一的目标。当你真正沉浸于科创带给你知识上的更新、观念上的重塑、价值观上的确立时,褒奖总会在街角等待着你的到来。

科学的发展不能急功近利,尊重客观规律才是正道。屠呦呦埋头苦研55年终获世人肯定,除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就像章中林在《坐得住才立得起》里说的那样,一个人只有坐住了,静下来了,沉进去了,他才能比别人看得深,看得远,看得透。宁静得以致远,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不能靠一味的求快求速,尊重科学规律,不贪图在科研中的支出和收获之比的绝对最大化,科学的大道才能越走越宽广。我们常在科创中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为了在短时间中得出自己的成果,不遵从客观实在的步骤,把本应一步一步来的转换成了三步四步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速度取代了质量,失误掩盖了问题,谬论隐没了真理。真正从生活中着手,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科研的过程就不会满是枯燥和无味,而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当我们把冷板凳坐热的那一天,令人瞩目的成绩就会在我们眼前。

眼下,“五四杯”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竞赛正在校园里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虽然你我的科技创新并不足以像屠呦呦研制青蒿素那样“撬动整个世界”,却也需要我们以更加严谨认真的态度得出合乎科学精神的结果。这其中,凝练的不仅要有我们杜绝急功近利的自我要求,还要有我们坚持团队协作的智慧精神,更要有我们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不同的科学范式激励下,用科创代替我们在自然科学中发出改变的声音,用科创剖析社会科学中日常生活背后潜藏的宏大规律,用科创展现人文科学中常见现象之后的深刻原理。要使屠呦呦的获奖不只有一周的热度,就需要我们一起在科创中继承她求真、求实、求精的态度,让中国人在勇攀科学高峰的征途中创造更多奇迹。

编辑:B_lijiaheng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