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你也得了空心病么
作者
张一冉
来源
工学网制作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12-16

分享

空心病这个词火了,它来源于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对于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判定,从学术上下的定义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空心病病症主要是: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空心病的病因被归结为学校、家庭、社会等社会化机构的影响:学校和教育商品化后,教师对于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职业操守的不遵守;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缺少关爱、一味关注成绩的功利化趋向;整个社会在急速的变迁中对于即时化回报的过度追求。最终,这些沉重不堪的负担堆积在孩子身上,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累积着内心的不安和迷茫,不知道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所在,进而导致了自我伤害的出现。

空心病的概念是从徐凯文作为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咨询师的丰富的心理治疗和干预经验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但是也从他所做的调查中得到了印证。在他的调查中,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甚至还有更极端的——他们动了放弃自己生命的念头。

在我看来,从北京大学这个一流学府的新生中所开展的抽样调查,得出的令人震惊的“空心病”的结论,本身是否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推广性,是否在更大范围的大学生中具有显著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从徐凯文的演讲中,意识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也许这个问题在他的演讲中略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却起到了发人深省的重要作用,那就是我们大学生对于人生意义追求的缺失、对于自我价值观塑造的关注不足。

以前大家总是调侃说,门卫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哲学的人,他们每天的交流都离不开“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向哪里去”这三个艰深的人生终极问题。在谈笑中,我们不自觉地就将这与人生的意义有重大关涉的三个问题撇给了哲学,无意识地就将对于人生意义和目的的追求抛出了思考范围之外,以为无伤大雅般的放弃了对于自我意识的确立。说来也是,每天忙着吃饭睡觉这些日常的小事,以及醉心于学习工作这些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紧密相关的大事,还要注意是否有转瞬即逝的灵感和机会需要我们去把握……在精力与时间都有限的情况下,哪里还有功夫去想我们为什么而活?哪里会去想自己的存在之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哪里会去考虑我们是怎样在每一天的按部就班中建构出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念?哪里会去想环境的因素和自我的因素到底哪一个支配了行为和意志?

另一方面,显然,相比于“今天中午去哪里吃饭”、“晚上看哪个综艺节目”、“明天早上几点起床”这样不需深入思考就能作出决定、得出答案的问题来说,对于自我的认识、对于人生的意义、对于生活的本质这些问题,思考起来要费事、困难、辛苦的多。于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阅历等等这些客观的因素,夹杂着自身因为不想受累的本能,一同驱使着我们放弃对于这些关乎个人存在和发展的核心问题的考量。这就导致我们就像是一颗颗的浮萍,没有坚实的根扎在身下,在父母、学校、社会、制度、情境下被动地抉择,看似每一个自由做出的决定实际上都是外在的、他人的、传统的观念内化进我们的头脑里,“帮助”我们“毫不费力”地作出了“自己”的决定。终于,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就会被突然的自我冲昏了头脑,不知到底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何,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想要追求和努力得到的,到底怎样才能避免不在这尘世间匆匆走一回,从而产生不可名状的、巨大的迷茫和困扰,甚至会因为这过大的、难以承受的孤独和无意义感选择放弃“根本不属于自己的生命”。

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想得深、看得透的人通常会比较悲观,难得的是能在苦苦思索后,既历练出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够对于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欣然接受,对于自己还可以努力的事情拼尽全力。所以,空心病之于大学生并不可怕,至少说明我们已经能够给自己一个空间去理智地看待自己、看待生活,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发现自我成长的潜力,给自己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我想,空心总会变成实心。

编辑:B_zhangyiran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