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工程大学食堂的锅包肉
□文/摄 本报记者 周际娜 李佳
【名人菜谱】
招牌菜:
锅包肉、酸黄瓜炒肉
要问哈尔滨工程大学有什么拿手的“食堂菜”,这得问问叶聪!这位“97级”校友绝对是哈工程大学最出名的“吃神”,作为中国首席潜航员驾驶“蛟龙号”潜入深海时,他素以冷静果敢著称,但跟记者聊起哈工程大学食堂,立刻就变得不淡定了,“食堂菜我熟啊!当年我在哈工程大学读书时,天天都在食堂吃饭,那些好吃的菜全都吃遍了!”
潜航“小胖”爱吃食堂锅包肉
很多人都在电视上见到过叶聪,不免会对这个身材有点儿胖的潜航员感到纳闷,“其他几位潜航员都挺苗条的,怎么就他有点儿胖呢?”其实叶聪的胖跟咱哈尔滨有很大渊源,当然,跟哈工程大学食堂更是息息相关。“怎么跟你说呢?我上大学那会儿吧,经济状况还不错,伙食费比较充足,加上东北菜特别好吃,自己在吃的方面就没怎么控制,愣是把自己吃成了个胖子……”谈到体重问题,叶聪似乎有点儿不好意思。
聊到食堂菜,叶聪毫不掩饰对大学食堂的喜爱,他告诉记者,在学校时他经常吃食堂窗口打的份儿菜,“我总吃的菜是地三鲜和土豆炖豆角,还有一种酸甜口味的烧茄子,我也非常喜欢。”偶尔,叶聪也会奢侈一回,和同学在食堂点上一两个好菜,他最爱吃的菜是锅包肉和酸黄瓜炒肉,这两道菜也是当年哈工程大学公认的“招牌菜”,为了能吃到这些菜他没少排队。“学校食堂里做的锅包肉肉厚皮脆,不但酸甜入味,还不粘牙,咬上一口,那叫一个香啊!另外,酸黄瓜也非常棒,腌得多一分则涩,少一分则淡,入口生津,非常下饭。”
让叶聪印象深刻的一件趣事也跟“食堂菜”有关。“当年学工科专业的女生少,我们几个小伙子就凑在一起研究,用菜名给班里的几个女生起外号,我记得,当时我们班有四个女生,所以是‘四菇相会’,隔壁班有仨女生,她们被叫做‘地三鲜’。”
走南闯北属学校食堂味最正
当年,哈工程大学食堂里的这两道“招牌菜”锅包肉和酸黄瓜炒肉,也成了叶聪此后的最爱,工作后,他只要是去东北菜馆就必点,甚至去俄罗斯、美国时,也要到中国餐馆里去尝一尝、比一比。叶聪向记者感慨,离开哈尔滨后,他很少吃到过正宗的东北菜,“后来吃的那些锅包肉都没学校食堂做的好吃,大多是肉薄皮厚、又干又硬,酸黄瓜炒肉也不好,小乳瓜做的,太精致了,口味不重,唉,还真是跟学校食堂的没法比啊!”
如今,叶聪身在无锡,工作之余,一直致力于挖掘当地的东北菜馆。
叶聪虽然一直没能找到地道的东北菜馆,不过他想到了挺不错的一招儿,还跟记者分享了一下。“哈哈,我经常会到老家是东北的同事、朋友家里去蹭饭,味道特别正宗,吃着老香了!”叶聪告诉记者,他也一直都很期待能再次回到哈尔滨,回到哈工程大学,到食堂里大快朵颐,“虽然十几年过去了,但我一直期待有机会能去寻找一下当年的那些美味,不过,希望回去时味道没变吧!”
原文链接:http://epaper.hljnews.cn/shb/html/2014-03/09/content_1094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