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8月11日电 北京时间8月6日12时,第21届国际水下机器人竞赛在美国圣迭戈落幕,哈尔滨工程大学E唯代表队力压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国际名校,夺得冠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最好参赛成绩,打破了这项赛事北美20年的冠军垄断,成为继美、加后第3个获得冠军的国家。哈尔滨工程大学成为继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国际顶尖高校之后第9个获得冠军的队伍。
颁奖仪式上,当宣布哈工程代表队夺得冠军时,参赛队员们扬起手中的五星红旗。朝气、荣耀在队员们脸上跳动,嘴角的微笑、高举的NO.1手势流露出舍我其谁的豪迈。
从2011年起,哈工程每年都会参加这项赛事。2017年,46支代表队参与角逐,哈工程取得第4名,他们追平了自己2012年创造的最好成绩。2018年,共47支代表队参赛。作为中国唯一的参赛队伍,哈尔滨工程大学代表队由刘文智、李海波、叶秀芬3位老师带队指导,共35位队员,其中周翰文、王潇洋、刘红、候俊、黄杰、孙祥人、陈尚泽、吴建锋8名同学随队前往美国参赛。
一整年地辛苦准备,远涉重洋参赛,每位成员所付出的辛苦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据代表队成员王宪彬介绍,比赛准备周期十分漫长,从机器人设计、制作、训练到最后比赛,大概经历10个月。在这期间,所有队员除了上课都在实验室工作,早6点到实验室、晚11点离开是常事,好多队员在比赛前几天都睡在实验室。刘文智老师讲到,在整个比赛中最难忘的就是同学们不惧艰苦的精神——为了节省运费,机器人拆解后装到2个拉杆箱中运输,到了美国再用两三天时间组装、调试。在美期间,队员们四五个人挤在一个房间,即使这样也要给机器人留出宽裕的空间。为了能够获得实训机会,队员们凌晨4点起床去往比赛场地排队。而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冠军是对他们努力的最好肯定。
参赛队员陈尚泽在赛后说:“这次参赛我们不仅收获了成绩,同时也在与其他队伍的交流中增进了友谊。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既提高了自己的水平,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这次夺冠离不开每位老师的细致指导,离不开队友的团结协作,更重要的是学校这个平台让我们有了开发海洋的眼界,对学生科研创新的扶持则免除我们前行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本届比赛的主题为水下赌城,要求机器人能够在水下自主完成投币出发、自主巡线、识别骰子、发射鱼雷、投掷标记物、抓取目标物、水声定位、定点上浮等任务。哈工程E唯代表队出色完成了自主过门、撞击指定点数目标物、随机声源任务、识别颜色投掷标记物、定点上浮、抓取释放小球等全部任务,以大比分领先晋级决赛,并最终获得冠军。决赛中,哈工程代表队采用随机声源引导方式决定任务顺序,并在最终“兑现”任务中,定位、抓取6个球,以3球优势力压第2名新加坡国立大学。
国际水下机器人竞赛(RoboSub)由国际无人系统联合会(AUVSI)和美国海军装备研究院(ONR)共同主办,是业界公认的水下机器人领域最高级别赛事,被誉为水下机器人领域的“世界杯”。历届比赛汇集了美国伍兹霍尔研究所(WHOI)、麻省理工学院(MIT)、康奈尔大学、马里兰大学、杜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顶级研究机构及高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E唯协会是一群有志于机器人研究与创新的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多次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学术科技竞赛,并多次获奖。自2011年参加国际水下机器人竞赛至今,他们2012年获得第4名、2013年获得第5名、2016年获得全球第6名、2017年获得全球第4名、2018年夺得冠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立足海洋、面向国防,以“三海一核”为办学特色,秉承“为船、为海、为国防”理念。该校大力扶持学生创新创业,参加各项赛事,助推学生个人发展。通过参加Robosub这项赛事,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水声定位等知识应用于实际,赛事经验也将反哺学校理论知识教育体系。未来,多项技术可移植于资源勘探、水下安防等领域,助力学校以更高水平开发海洋、服务国防。(汪晓涛、金声、栗浩)
原文链接:http://www.sohu.com/a/246575370_11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