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辅导员韩微——做新时期的“四有”辅导员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是我对新时期做好辅导员工作的一点体会。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辅导员要始终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坚定信仰,并对广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工作中,要善于利用党团课等课堂教学形式,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并结合时代特征,举办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还要利用好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相应的课堂和交流空间,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在混杂的网络信息中,保持一双慧眼,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真正做到沟通“无障碍”,工作“细无声”,从而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把当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做,全身心献身学生工作,心系学生,才会让自己有不断学习的动力,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良好心态,才能在面对工作困难的时候迎难而上,才能去除社会上的浮躁之气,功利之风,扎根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为人师表扎实的知识是基础,辅导员也不例外。为了给予学生专业指导,辅导员必须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如熟悉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学习职业生涯规划各种理论,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面对诸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疑难问题,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把学风建设问题当作理论课题加以研究,以项目建设的方式逐一破解。
作为辅导员,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用心灵赢得心灵。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辅导员工作就会失去灵魂。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繁杂而琐碎,千根线入一根针,每件工作都跟学生的未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能有一点烦躁之心。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每个学生对于我们都是特别的,珍贵的。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性格喜好去选择性的培养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把仁爱之心融入到工作中去,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并帮助他们设计属于他们自己的成才之路。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努力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四有”辅导员。
航建学院辅导员张德伟——当好工程学子的筑梦人
帮助工程学子建梦、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哈工程人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是辅导员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
传递理想信念,整合资源,做育人环境的积极营造者。
在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同时,自觉做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结合学院专业特点,整合资源,明确全员育人的理念,通过打造特色育人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及与学生的交往中,以自己点滴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和激励每一个学生。要尽快学会:“常规工作有新思路,重复工作有新点子,自选动作有新成效”。
身正为范,勇于担当,做学生成长的可靠守护者。
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和人格底线,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例如,针对大一新生,要以学业规划为切入点,进而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学习目标,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规划,做有梦的青年一代。妥善处置学生突发性危机事件,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流程和口诀,善于从调解纷繁复杂的矛盾、应对突发状况入手,逐步总结出自己的工作方法,尽心守护学生成长。
扎实学识,勤于钻研,做学生传道解惑的探索者。
注重将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不断提提升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坚持用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辅导员工作,努力实现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指导和最好的教育。通过学风立项、三育人课题等理论实践研究,逐步形成“面向工作实践提炼理论问题,再用理论研究指导工作实践”的工作理念,更要关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相关媒体、报刊介绍的工作方法,化为己用,形成特色。
宽容仁爱,贴近心灵,做学生追梦的坚定支持者。
自觉爱护、尊重、宽容学生,把真情、真心、真诚贯穿育人全过程,积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做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希望每位辅导员,都能成为离学生最近的人,这种近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最近”,而是心灵上的“最近”,才能在学生遇到困难和疑惑时,第一时间了解、第一时间出现。注重了解学生的新期待、新需求,尊重个体差异,善于捕捉学生的细节,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变化,注重在把握共性的基础上,鼓励个性的弘扬,引领多元化培养。做到系统地划分学生不同需求和不同发展阶段,体现“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挖掘优势潜能,开展分类指导。要善于通过倾听,表达理解与关切,传递信任与宽容,鼓励学生合理分配时间,规制行为准则。
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吴岚——好老师不是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
作为一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教师,我认为,好老师必须经得起考验,由学生来打分和评定,而不是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身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辅导员,要努力为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做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时事政治,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方法将其转化为正能量,影响身边的人;要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教育学生积极传承红色文化,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在学生眼中的好老师必须明是非、有品格,教会学生评判是非、曲直、善恶的标准;必须公私分明、一视同仁,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的孩子,都能分享到老师无私的爱;必须举止端正、言行文明,让学生赏心悦目、如沐春风……好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用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
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作为辅导员,同样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学生心理状况的把握、学生安全和思想引领都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可以是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好老师要拥有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从管理的角度讲,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如果没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学生就不能“亲其师”、“信其道”,那么辅导员也就无法真正了解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好辅导员,我想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要想成为一名好辅导员,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