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创新引领未来 创业成就梦想
记2015年“五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决赛
作者
孙梦尘 杨瑞 孙浩然
来源
工学网制作中心
点击数
2149
更新时间
2015-12-03

分享

迎着冰城难得的一抹暖阳,2015年“五四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启航活动中心阳光大厅落下帷幕,历经两个多月的院系初赛,层层筛选,1037件科创作品激烈比拼,88支创业队伍强势竞争,最终146件科创作品和15项创业计划入围决赛,进入终极评审展示环节。上空盘旋的桥梁检测无人机,地面行驶的自动驾驶汽车,解决新能源问题的沼气综合利用装置,基于3D打印技术的3D魔工坊团队,坚持公益理念的公益微助力APP团队,创意成为现实,创造成为力量,一个个新生代的创客诞生在哈工程的校园中。

桥梁检测无人机

自动驾驶汽车

沼气综合利用装置

分享:头脑风暴 思维火花

当一个团队组建,“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态度只会令整个团队分崩离析,只有真诚的分享,才能实现创意和想法的交流。分享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是对作品的完善,分享灵光一现的好点子,是对作品的提高。

“五四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一直以来鼓励学生跨院系跨专业组队,实现资源和知识的共享。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聚集在一起,面对同一个问题可能产生不同的想法,分享的过程就是模拟实施的过程,从不同专业考虑,从不同角度考虑,思维火花激迸,头脑风暴来袭,创意诞生。

此外,为了分享前人的经验,今年“五四杯”比赛期间,学校邀请了校友庞思鸣来校进行“创客面对面”的交流分享会。作为一个职业创客,他讲述了自己在创客初期所经历的迷茫并在团队的协作方面给出了建议。从一个“三无”的梦想家到如今深圳开源创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的身份,他对创业感兴趣的同学分享如何将梦想化作现实,如何把握机会实施想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创客”一词闯入政府报告,都使得创客空间大大增加,分享会结束后,不少同学仍不肯离去向他提问。

作为一个创客,或者是想要成为创客的人,分享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这是创新的源泉和力量所在。它既是创意诞生的摇篮,更是作品推广的手段。

合作:互通有无 实现共赢

专业不同,看法各异,但科创作品可不是“求同存异”的产物,而是“博取众长”的结晶,从素不相识到齐心协力,每件科创作品凝结的都是每一位团队成员的智慧和付出。

利用远程遥控操作,模拟在桥底面执行检测任务,可实现无人机在桥底悬停、避碰等功能,对桥底面各种病态状况,利用高清摄像头进行拍摄取证,这是获得在第二十一届“五四杯”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竞赛特等奖的作品“桥梁检测无人机”,其团队负责人是自动化学院2015级研究生王天暘,面对评委们的赞赏、观众们的惊叹,他没有忘记一起奋斗的伙伴们“这次比赛主要还是我们组员的功劳,我们共同努力才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只是代表他们出去比赛而已。”他还回忆起和伙伴们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时候,当时他们把飞行器固定在支架上,由于实验设备的简陋,他们只能通过每得到一个数据就在地上画一条线作为记号的方式来测试超声波能探测的距离。就这样,他们重复这单一枯燥的测量,在艳阳下忙碌了一下午,终于得到了想要的数据。

无论是前期讨论,还是后期实施,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协同合作。专业知识交叉,互通有无商讨,创意完善。

编辑:B_sunmengchen  审核:coast

[1] [2] 下一页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