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学生就业大幕已然拉开,本报在接下来几期的“走基层、访榜样、树新风”栏目中,将讲述一些刚刚走出校门,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方向上奋斗着的工程学子的成长故事。希望他们的选择和经历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展示。
背景链接:2011年5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回信,充分肯定青年志愿者为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强调“这是促进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有效形式”,勉励更多的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才。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在批示中指出组织实施西部支教扶贫工作,是团工作的创新之举,是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和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年轻人的有效途径。2012年是西部计划第十批志愿者选派之年。又有1万7千名的团员青年选择投身西部基层干事创业。
本期人物:范杰,自动化学院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2012届毕业生,先后担任班长、党支部书记、自动化学院常务团委副书记、校学生会主席等职务。在校期间荣获“省优秀毕业生”、“省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各类荣誉称号50余次。
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校学生会主席、一个热忱志愿服务的当代杰出青年、一个心系祖国边疆的支边党员,范杰带着建设祖国边疆的热情与决心,带着母校师生的祝福与期盼,带着家人的惦念与不舍,于今年7月奔赴新疆阿勒泰,开始了放飞梦想的征程。
“人,归根结底要活在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情感关系里,活在自己喜欢的那份事业追求里,活在别人对我们发自内心而不是表面的尊重和认同里。”10月12日,范杰在微博中写下这样一句话。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范杰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每天上班前10分钟,范杰都会准时出现在位于新疆青河县政府办公楼的县委组织部办公室,调整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任务新挑战。一个人在新疆的基层政府从事志愿服务,每天上山下乡,奔波于新疆辽阔的荒漠戈壁。这种生活在四年以前范杰还没上大学时,他连想都没有想过。
大一时,范杰响应学校团委号召,报名担任志愿者与黎华社区的一个下岗职工家庭签订协议,进行为期一年的义务支教志愿服务。每周日上午9点到11点,范杰都会到位于道里区工厂街的下岗职工家里,为初一的学生辅导功课。不到8点,他就要出发,乘坐74路公交车抵达站台后,再步行近半个小时才能赶到家教地点,12点多才能返回学校。冬季天寒地冻,酷暑烈日炎炎,在一年的义务家教工作中,范杰没有一次请假或旷课。别的同学都说他傻,如果做有偿家教,同样的时间,收入一定不菲。范杰只是笑笑说:“义务家教,可能更有意义一些。”
就这样,四年的大学生活里,范杰始终没有中断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914小时,先后获得了“飞思卡尔”杯全国智能汽车竞赛东北赛区“优秀志愿者”、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志愿服务优秀奖”、“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所以,当范杰申请成为“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时,他的家人、老师、同学并不感到意外。
“今晚就要启程远赴新疆了,我不知道放弃保研、放弃国企、放弃公务员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用火热的青春选择志愿服务新疆,我无怨无悔。感谢团组织和老师们赋予我这种勇敢,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这是范杰7月22日出发前往新疆当天发表的微博,一天之内就被转发评论了423次。范杰前往新疆志愿服务的消息,时刻牵动着母校师生们的心。
无悔青春,勇往直前,好儿女闯边疆建功立业。5月,范杰带着一颗炽热的心,积极响应国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报名参加了由团中央、教育部等部委组织的“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
7月24日,范杰从祖国的最东部踏上了前往祖国西北边境的列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之旅。去往新疆的路途并不顺利,要乘坐火车颠簸三天,然后再乘坐一天多的长途客车才能到达服务地。一路上,范杰看到了嘉峪关的气势辽阔,看到了河西走廊的狭长壮丽,也看到了新疆大漠的荒凉戈壁。列车在河西走廊上飞驰,一望无际的荒漠滩上下起了大雨。对面山里的古长城,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地方。望着窗外的满目荒凉,范杰想起了自己大四放弃保送研究生资格、放弃公务员录取资格、放弃国企就业机会时,亲人和朋友的劝告;想起了临行前父母坚持要把自己送上列车时的不舍。但范杰深深地知道,正是因为工作在基层,才能真正领略山河的壮美,才能最真切接触人民,深入感受民生。自己虽然暂时放弃了别人艳羡的前程和优越的环境,却做了一件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体验到了别人想体验却无法实现的生活。这一年的新疆志愿服务经历,他始终坚信自己能收获一生难忘的财富和经历。
“培训安排了每天一个半小时的基本军事训练,这是今年新设的培训课程。本来还担心训练强度,参训才知道,咱怎么也是哈军工的传人,跟母校的军训比起来,这简直不值一提,军训我不把哈工程的作风打出来,都对不起在军工操场上的陈赓大将。”7月27日,初到青河,范杰和其他志愿者开始参加为期4天的培训,而由县检察院录音录像检验室改成的单身宿舍也成了范杰志愿路上的栖息地。
新疆这片大美之地,大爱之地,越是走进她,越能感受到新疆人民纯朴的爱。刚到服务地,范杰就感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热情。县委县政府专门举行了欢迎仪式,为志愿者安排了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解决了志愿者的后顾之忧。每逢周末,当地的少数民族青年志愿者主动把内地来的汉族志愿者带到家里盛情招待,介绍民族礼仪习惯,品尝民族特色美食。
由于工作需要,范杰被分配到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委组织部远程办公室担任组织干事。青河县是由黑龙江省对口援建的国家级五类贫困县,位于中国、蒙古两国边境线上,全县85%以上的人口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范杰每个星期都要从县城赶往各个乡镇,检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终端设备运行情况,采集基层党建新闻和党员的先进事迹,为各村带去电影、电教片、光盘等资讯材料。第一周的工作干下来,范杰终于知道了欢迎仪式上县委领导特意询问自己是否晕车的原因了。由于新疆地广人稀,每次下乡,范杰都要坐至少4个小时以上的长途汽车,荒漠戈壁根本没有道路,全凭驾驶员的经验“找路”行驶。颠簸不说,速度还非常快,让范杰真正体验到了电影《可可西里》中吉普车在荒漠飞驰的感觉。
“今天去了塔克什肯镇和查干郭勒乡。两周以来跟随组织部领导密集调研,跑遍了青河县下辖的2镇5乡50多个村。作为志愿者刚入职就有机会掌握基层第一手资料,感受民族牧民最真实的生活,我非常幸运,今后本职工作定将加倍努力!”范杰时刻牢记出发前,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魏潾对自己的嘱托:“希望你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勇敢面对挑战,多渠道、多角度地工作,为新疆真正做实事、做好事。”
走访阿热勒乡阔斯阿热勒村文化站时,范杰偶遇在这里学弹冬不拉的哈萨克族小朋友们。那一双双纯净的大眼睛,像冬不拉的旋律一样,深深打动了范杰的心。在曾经创造“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的“卡拉角勒哈”文化艺术节上,壮观的万人哈萨克族歌舞“卡拉角勒哈”展演让范杰终生难忘。在利用周末前往萨尔托海乡检查砂铁矿违规生产情况时,矿主主动配合、积极保护新疆自然生态环境的热情让范杰深深感动。为筹备阿肯阿依特斯大会,每天从早9点到晚10点,青河县所有的志愿者在草原上不间断地捡拾垃圾,让范杰深深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实质其实就是为身边的人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这样的感动充斥在范杰在青河的每一天。每一天,他都会更为自己选择来到新疆而感到欣慰和满足,每一天,他都会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走访阔克塔斯、阔斯阿热勒等5个村子时,范杰发现农牧民村庄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尤其是大雪封山时,村党支部所属文化站和远程系统几乎成了村民们了解外界的唯一渠道。在走访萨尔托海乡萨尔哈仁村,检查村党支部会议记录时,范杰偶然发现了萨尔哈仁村大学生村官吾勒甫汗在扉页上用不熟练的汉语歪歪扭扭地写着这样一句话:“我是个牧民(的)儿子,是党培养起来(的)干部,我要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百姓。”在牧民的毡房里吃饭时,老牧民木拉提·胡马尔握着范杰的手说:“共产党员就像我家院子里的菜籽,种下一粒,就能长出好多粒。”原来,老牧民木拉提·胡马尔以前过着游牧生活,正是共产党帮助牧民建立定居房,提供优良草场,才结束了牧民的“看天放牧,朝不保夕”的游牧生活。在基层从事党建工作,让范杰清晰地认识到了共产党在基层农牧民心中的灵魂作用,也对牧民们的淳朴和热情感触至深,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工作职责的重要与光荣。
“我在青河,一个美丽淳朴的边境小县,据说,山的那一边,就是蒙古,天的那一边,就是家乡。”范杰说他想家、想母校,是父母给了他奔赴远方的羽翼,是母校给了他振翅高飞的力量,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
校党委书记谷焕民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提出希望毕业生们志存高远、心怀天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无论身在何处,都把个人的成长成才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胸怀远大理想,树立高远追求;无论在哪个岗位,始终遵循“以忠诚为灵魂、以工学为境界、以海防为特色”的价值准则,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在毕业金榜颁奖典礼上,刘志刚校长对担任主持人的范杰说:“希望你在新疆努力工作,母校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辅导员郭涛老师对他说:“老师和同学希望你能够平安健康,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领导和老师朴实的话语一次次让范杰感动,他更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之重。一位大学同学对范杰说:“你去了大西北,我们才知道什么叫惦念。我们钦佩你的选择,也期待你能够开创更加精彩的生活,希望你有机会回母校看看,给我们讲述发生在新疆的故事。”
大四时,范杰担任校学生会主席,作为我校代表先后赴台湾、日本等地区考察交流。发达地区的流光溢彩、发达繁华深深地触动了他。面对着越来越热的大学生出国潮,范杰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思考。“很多情况下,不仅是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繁华才代表中国,西部农村的落后多样更代表中国。不深入中国的最西部、最底层,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作为肩负重任的青年一代,也许发达繁华的城市能让自己享受到更好的生活,但基层农村却更需要我们去建设发展,也正是在西部、在基层、在农村,自己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范杰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也正用自己这样的行为,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同学们。
“俯视脚下,也许我们踏的不是同一片土地,但仰望天空,我们望的一定是同一片蓝天。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第一个教师节快乐。”教师节之际,范杰在祖国的西北边陲衷心祝福今年出征吉林延边自治州的母校研究生支教团团员们。近日,捷报再传,通过范杰与有关部门的积极接洽,我校已在青河建立支教基地。明年,我校的部分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就能够赶赴新疆,为那里的孩子带去知识、送去梦想。
后记:青年人要在梦想中加入重量,这份重量正是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责任的坚持。作为一名志愿服务新疆的青年志愿者,范杰最大的感受是:“不深入社会,不会得到展示自己才能的大好舞台;不深入基层,不会让我们增添磨练自己的机会;不深入群众,就不能更好地体会自身的责任。正是付出,让我的生活满是感动;正是坚持,让我的生活满是快乐。”一年新疆行,一生新疆情。用生命七十分之一,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情。一年的阿勒泰志愿服务经历,必将成为范杰生命中宝贵的财富,永远珍藏在他的青春档案里。